第一百三十五章 唐铭水的试探


小说:谍海之狐   作者:粉色袈裟   类别:谍战特工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ku.com/book/104774/ 为您提供谍海之狐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唐铭水不想哭,只想笑。
  而且是放声大笑。
  让自己指挥一支日本人的突击队去暗杀戴笠?
  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吗?
  他没有笑,而是陷入到了沉思。
  樱井康成也没有打扰到,一支都在安静耐心的等待着。
  这是他最大的希望了。
  “我可以接受这个任务……”
  许久后,唐铭水很是无奈的说了一声。
  樱井康成大喜过望,可还没有开口,唐铭水又继续说道:
  “但是必须要先答应我的几个要求。”
  “请说,唐组长。”
  “第一,哪怕我接受了这个任务,我也不认为能够成功,这点必须要和荻洲将军,以及松井司令官阁下说明。”
  “是的,我会的。”
  “第二,我不要名义上的指挥,而是整个突击队,要完全的由我控制。队员什么时候该说什么,什么时候该做什么,都是我说了算。”
  “我完全可以答应。”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由于任务迫在眉睫,所以,突击队所有队员,今天下午必须来这里报道。”
  樱井康成什么也都没有说,来到电话机前,打了一个电话。
  唐铭水点着了一根烟。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情报,怎么样才能把电报送出去,让戴笠知道,即便在他的身边,也有日本人的间谍?
  “好了,唐先生。”樱井康成回来重新坐下:“荻洲将军已经同意,所有突击队员,在下午两点前赶到这里报道。”
  “嗯,我还需要冈田大治他们四个,充当我的帮手。”唐铭水心里盘算着,脑海里忽然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大佐阁下,‘钥匙’的存在,我一直都很担心戴笠已经察觉。”
  “不,不会的。”樱井康成有些得意:“钥匙是我们的王牌特工,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轻易传递情报的。”
  “那也未必。”唐铭水一笑:“你们在南京西桥七号洋楼安排的人,戴笠早就已经起疑了。”
  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一直都在秘密关注樱井康成的表情。
  果然,当听到“南京西桥七号洋楼”这几个字,樱井康成面色一变。
  没错,没错。
  一定是这样的。
  去年,自己找南京首都警卫执行部执二组韩国勤帮忙的时候,也同样提到了这个地名:
  南京城西宁海路西路桥西桥七号洋楼!
  被称作南京城高级住宅区的城西宁海路西桥路边,一直有两名武装宪兵站岗。
  这儿都是建筑风格各异的洋楼,靠着荷兰公使馆很近的西桥7号洋楼,是国民政府交通部电政司隶属的密码检译所办公处。
  这里也是一个戒备森严的绝密单位。
  院子里西边有三间平房,是单身职员宿舍。
  其中,有一个叫杨德基的年轻人,他和唐铭水认识。
  他曾经参加过“一.二九运动”,于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为摆脱特务的追缉,他转道上海,准备南下南京,投奔在密码检译所工作的堂兄杨肆和表兄王维钧。
  而在上海的时候,他被当时的唐铭水抓获。
  唐铭水还是比较同情这些爱国学生的,所以就悄悄的放了他,并且还资助了他一笔路费,这让他和杨德基之间建立了感情。
  1936年初,唐铭水去南京办事,再次遇到了已经在密码密码检译所办公处工作的杨德基。
  杨德基向唐铭水提供了一份情报。
  那是他在休息时候,在翻阅一本《大众生活》杂志时偶然发现的。
  西桥七号洋楼这儿警卫严密,平日军警不准闲人靠近。杨德基没有工作的时候总是挺烦闷,于是买来一些旧杂志翻翻,打发时间。
  无意间,他读到《大众生活》1935年11月第一卷第三期上有两则过时的新闻消息,其一为:
  “汉奸殷汝耕在通州一个破旧的小孔庙内举行他的所谓‘冀东自治政府的主席就职典礼’。
  既未悬旗,也未鸣炮,因为这新政府还没有旗,所以无旗可悬,而其所有的最大军械却只是所谓‘保安队’的一支来辐qiang,所以也无炮可鸣。
  坐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纸糊的窗,房中放着一个小小的简陋的煤炉,9个人寂坐其中,正式就职。”
  其二:“就任“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外交处长’之霍实,历访北平的日本大使馆、陆军武官室、海军武官室等,正式通告委员会的成立,并恳请日本方面的援助。”。
  杨德基不由一愣,他在北平领导学生运动时,对以殷汝耕为首的冀东傀儡政府并没在意,认为它肯定成不了气候,对所谓的“外交处长”霍实几乎没有印象。
  然而偏偏这个密码检译所的研译组长也名叫霍实,是异地同名亦或就是同一个人?
  一个汉奸又如何成了政府电讯专家?
  有很大的可能只是偶然的同名同姓而已。
  当晚,堂兄杨肆忙完了手头的研究工作,回到宿舍,摆开折叠式小方桌,取出一大瓶金陵大曲酒,斟满了两只小茶缸。
  不一会儿,所里的厨师端来几盘下酒菜,外加几个白面馒头。
  等到厨师离开后,杨德基轻声问出了自己的疑惑:“你对这个霍实很了解吗?他怎么与汉奸殷汝耕手下那个霍实名字相同?会不会是同一个人?”
  杨肆不由吃一惊,从堂弟手中接过那本《大众生活》细细看了看,神色困惑而凝重:“我想不太可能吧,密码检译所是为对付日本侵略而专门成立的,人员审查极严格并需要有官员担保,怎么可能让一个汉奸进所工作?这是不可思议的。
  就我所知,我们所里这个霍实并非东北人,而是浙江湖州人,他早年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后赴日本留学。回国后,在上海电台译制部工作过。‘一·二八’淞沪战争爆发时,他参加了蔡元培等人领导的抗日救国总会,上前线慰问英勇杀敌重创日军的十九路军。
  进密码所的担保人据说是中央审计局长陈其采,他是党国元老级人物、老同盟会员、辛亥年上海大都督陈其美的堂弟。”
  这就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霍实此人的背景异常深厚!...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