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求瓜得豆


小说:三国小兵之霸途   作者:一级烟枪王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ku.com/book/4128/ 为您提供三国小兵之霸途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记住哦!
听到那学子说水镜先生不在,刘易的心里竟然一松。56shuku/-/-/说实话,刘易来颖川书院并不是冲着水镜先生来的,相反,对于这个智者近乎妖的家伙,刘易还真的有点怕见他。上次和他同船往江陵,被他光是看什么的星象,便把一些事猜得**不离十,差点说破了刘易的来历,让刘易暗捏了一把汗。
水镜先生不在更好,反正,像这类真正的隐士,刘易是很难收服他们为自己所用,毕竟,他们的思想镜界太高了,难以让他们真正的归心。除非,刘易能够从文学方面完全折服他们,用什么的天文地理等等方面的知识完全折服他们。可惜,刘易对于后世的知识,知道的不多,更别说精通了。哪怕是有太阳能手机,有百科全书,也不够。那些,只是一些简单的资料枝术,并不能算是某种详尽的知识学说。
刘易不动声色的转口问:“那么,水镜先生还有家人在书院吧?可否给我们引见一下?另外,郭嘉郭奉孝,他现在还在颖川书院么?”
“哦,水镜先生的家人倒还在书院,不过,平时不怎么来书院,她就在后山的那所院子里,你们可以从旁边的小路过去。另外,你说的郭奉孝,他早就在半年前便离开书院去游学了,你们不知道?”
“什么?郭奉孝真的走了?”刘易一听,知道自己真的来晚了,失望的神色掩饰不住的流露了出来,如果到颖川书院来找不到郭嘉,与其失之交臂,这人海茫茫的,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有可能得见其一面了,而且,让刘易担心的是,怕见到郭嘉的时候,怕他已经是别人的谋士幕僚。想要得到他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郭嘉这小子真的走了?这小子,竟然不事先给我来信,自己一声不吭就走了?”荀彧也失声道:“都怪我,以前在洛阳的时候。我和戏志才都经常和郭嘉有书信来往的,可这半年多来,我却因为备懒,没有和他再通书信了,想不到啊,想不到他就离开了。”
荀彧和戏志才都算是郭嘉的师兄,他们来颖川书院求学的时候。郭嘉还只是一个十一、二岁的鬼灵小子。那时候,郭嘉年纪虽少,但是其四书五经,三韬六略什么的,郭嘉都学了,早已经倒背如流,一些学问,常常一点就明。并能举一反三,到了后来,他便可以和戏志才、荀彧他们辩驳学问。并有时候,能把戏志才和荀彧气个半死,竟然辩驳一个半大不小的小子不过。
也难得的是,郭嘉看似身体有疾,但其心志异常坚韧,为求知识学问,**自强。别人来颖川书院,只是闭门苦读便好了,可郭嘉,家境贫寒。他一边求学,一边还要考虑生计的问题。
来颖川书院求学的学子,自然都是要生活自理的,水镜先生也不可能有那么雄厚的财力白白的养着那么多学生。所以,如何在书院求学并生存下去,这对于一个家境贫寒的人来说。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戏志才也算是寒门出身,但是他以前毕竟都是家有业,一点薄田还是有的,他变卖了家业,才凑够点生活学费来到颖川书院求学。但郭嘉呢,他自幼丧父,家道早便已经中落,家中也仅有一个母亲和他相依为命。
也幸好,他娘亲也非常痛爱郭嘉,知道郭嘉求学心切,也希望郭嘉有朝一日能够学有所成。所以,为了让郭嘉入学颖川书院,娘俩把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都卖了,连房屋田地都卖了,舀着一点钱,到了颖川书院附近的一个镇子上,向当地的地方租了一点田地耕种过活。平时郭母也靠为乡亲乡里做点缝缝补补的活儿赚点小钱,如此,郭嘉才得以在颖川书院求学。后来郭嘉长大了一点,他也边求学边找些活计,砍柴背去镇上卖,或者为人书写一些信件什么的活儿,郭嘉都干,只为赚取一点微薄的酬劳。如果不是阳翟县城离颖川书院太远,足有三几十里路程,要不然,郭嘉都想到城里找一个伙计小二的什么活儿,边做边求学。
反正,郭嘉求学之路并不容易,整个颖川书院,便只有郭嘉这样的一个另类。戏志才和荀文若,正因为是看到郭嘉如此年少,求学之心却如此坚毅,并且,学问也不怪。他见到了荀彧,赶紧施礼。
“嗯,正如文若所说的,其中的原因有太多。不过,依刘某看来,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帝权旁落,早在先帝或者桓帝之时,帝权旁落的事便已经初见端倪,非一朝一夕沦落至此。大汉皇权。要不是由外戚便是宦官把持,弄得君不君,臣不臣,到现在,大汉律例已经起不到约束那些权臣的作用。不过,刘某却不甚清楚详解大汉律例。或许是大汉律例不够完善,使得整个朝廷不时出现一些情况,帝权旁落,造成汉室衰微,到如今,竟可让董卓这样的匹夫都可把持朝政。”刘易知道陈群这小子对律法的东西应该非常敏感,所以,便把话题引到律法方面来。
陈群听了果然眼睛一亮,也不顾荀彧了,接着刘易的话说道:“对对,想不到太子太傅也看出问题所在来了,据我的研究,发现大汉律例的确有着许多不完善之处,他没有一种妥善保护汉室正统的律例,没有明确规定,凡是后宫女人、外戚、宦官不得干政的条例,或者有,但是却得不到完整的实行。以至于外戚、宦官以及权臣争权夺利的情况。”
“长文兄弟对律例还真的研究颇深啊。你说的,怕便是大汉如今局面的主要原因。”刘易见陈群果然是对律法方面的东西有研究,称赞了他一声。
“太子太傅也看到了啊,可是太子太傅,既然你也看透了这点,为何你不依律例与董卓周旋,阻其把持朝政,助帝肃清朝廷,使其大汉律法通行,人人依律例办事?”陈群说着,话语又带着点责问的样子。
毕竟陈群现在还年轻啊,看问题还看不透本质。
刘易不置可否的笑道:“呵呵,请问陈公子,尔可知律法是从何而来?律法又有何用?”
“这、这个,律法当然是人制定下来的,至于有何用,那、那还不是让人人遵守,如果这世上没有了律法,那岂不是全乱套了?”陈群理所当然的道。
“你错了,律法是人制定下来的没错,让人人遵守也没错。错就错在,执法的人。我是太子太傅没错,可是却不是真正执法的人,当有些人,其心及其能都凌驾于律法之上的时候,尔如何去让他遵守律法?人心不古,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个时候,尔跟他们谈律法,行得通吗?”刘易大有深意的看了陈群一眼,再道:“你错在还弄不清楚律法有何用的。”
陈群有点不服气的道:“那你说律法有何用?”
“律法,当然是大治之用!乱世与豺狼谈律法?你去试试看?你以为董卓能听得进去?他能遵守?在他的眼里,他就是天,他就是律法!”刘易不留情面的打击一下陈群道:“陈公子,莫非你还天真的以为,现在的大汉还是太平盛世的时候?莫非你还以为凭着空口白话的汉律案法,天下蠢蠢欲动的群雄便全听你的?然后各就各位的一心一意顺服大汉朝廷,尽力尽力的遵从律法去办事,去兴盛大汉?这未免太可笑了吧?也未免太天真了吧?”
先前有荀家家主荀俭语带责怪的说刘易怎么不与董卓相抗,阻董卓逼宫另立皇帝把持朝政,现在又有陈群这小子怀疑刘易不尽力尽力为汉室朝廷办事,这还真的是泥人都有三分气。如果自己有这个实力可以和董卓相抗的话,又岂会主动离开洛阳,任由董卓进据洛阳?
“小子。看你是读书读呆了。闭门造学问,脱离实际。”荀彧见陈群被刘易一翻话说得有点脸红红的落不下台,插话道:“我知道你自小便对律法感兴趣,也心里有抱负。想以法治天下。不过,光是在书院里空谈没用的,还得多去看看游学,根据实情,才能制定人人自觉遵守的律例。对了,你听说过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没有?”
“什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是什么法?”
“大汉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要听指挥……”
“咳咳……”刘易见荀文若居然想把自己唱给他听,自己在自己军中实行的军歌给唱出来,赶紧打断了荀文若的唱腔,说道:“这个只是我练兵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来的几项军纪,陈公子不用知道了。”
“啊?什么?军纪?不黄色小说 /class12/1.html不,文若兄,快快快。说给我听听,不,是唱给我听听。一切行动听指挥?有意思,嘿,有意思。”
“别。”刘易对荀文若打了一个眼色道:“想知道,你自己去看,让我们的士兵跟你说。”
“哦?这样吗?是哪里的士兵?山下的吗?”陈群似乎也看出了刘易是故意吊他胃口的,但也不好再求文若给他唱出来了。
“不,山下的士兵只是刚刚才追随我刘易的人,他们还不知道,你想知道,可以去洞庭湖新洲。嗯,你可以……就以我刘易的别驾从事的名义,去新洲看看吧,说不定,会对你有更多的启发。”刘易摆手,眼睛却看着陈群道。
“别驾从事?”陈群不禁有点呆眼。这、这岂不是等于是刘易变相的要自己投效于他?
“怎么?不愿意?还是嫌这官职太小?要知道,只能是一州一郡的刺史才有资格任命佐史、别驾。我这么做,便已经是凌驾于汉律之上了。洞庭湖百废待兴,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着,现在,也是时候要制定一些让人人都遵守的律法条例了,我打算,以后你就为洞庭湖新洲新城制定一些符合实情,又可以让人人都自觉去遵守的律法。”
“我愿意我愿意!”陈群虽然自持才华,有几分傲气,但是,不管有多大的才华,都要有让他施展的平台才有用,而刘易,刚恰好可以给他这样的一个平台,他又岂能有不愿意之理?
“行了,别答应这么快,你爹方面会不会有问题,他会不会让你投到我刘易帐下来?”刘易知道陈群和荀文若一样,都是许昌的世族子弟,他们自己往往都难以决定自己的去向,所以,刘易还得要问清楚他家里有没有问题才行。
“没问题,等以后,我把我爹都弄到洞庭湖新洲去,放心好了,嘿嘿,说实在的,我老早就想去洞庭湖新洲去看看了,想去看看一座在短时间之内建起来的流民之城会是怎么样的。”
“没问题就好。”刘易见如此顺利将陈群弄到洞庭湖去,心里不禁也一喜,心里一动,转头对已经走书院大门来的书院学子道:“还有各位先生,如果你们想到洞庭湖新洲新城去谋一份差事的话,我刘易非常欢迎,一定会让你们人尽其才,各展所学,若愿意去,此刻可以去收拾收拾,待我离开的时候,尔等便可以随我离开,跟我走书院学子,可以暂为刘某的幕僚,待我考察过你们的才能之后,再让你们各展所长。”
一不做二不休,放着这么多人才不招揽更待何时?哪怕他们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才能,毕竟也是读书人,做一些抄抄写写的事应该还是能胜任的,不是吗?(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记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