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网络的另一边……(上)


小说:韩国之飓风偶像   作者:左手金鱼   类别:娱乐明星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ku.com/book/2989/ 为您提供韩国之飓风偶像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如果那些媒体愿意仔细了解一下安俊赫在韩国的履历,他们多半可以发现,这个年轻的一塌糊涂的亚洲小子,特别善于引导舆论,而他最常用的引导手段,便是网络水军战术。
  他知道该怎么制造有爆点却又不过分的冲突,他总是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将原本就分化好的矛盾双方拉进争执的旋涡,让这个旋涡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直到达到他的目的。
  当然,这是种很危险的方法,舆论并不是那么好控制的,特别是在网络这样的环境里,很多人撕掉了自己的面具,袒露出最真实的,没有道德和秩序包装性情,这种性情极为粗野奔放,犹如烈马,任何试图控制的,除了被它碾成齑粉,不会有其他结果。
  所以网络炒作方面,幕后推手很少会连续不断地推动,他们能做到的,只是提供一个人们感兴趣的话题,然后把它散播出去,炒热了第一把,接下来如何发展,就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了。
  这次炒作Facebook也是如此,事实上比以往更危险,Facebook规模小的天然缺陷,让他能够选择的散播方法不多,这一次,安俊赫利用了Facebook那总数已达600万的用户资源。
  他在19日Facebook添加博客应用时,以自己的名义向全网用户发表了一封关于媒体支持与诋毁的公开信,利用这个方式。将原本仅限于圣弗朗西斯科地区媒体间——或者说,只是几个特约撰稿人和专栏作家间的争执。引导进了网络。
  然后通过全美的高中与大学生用户,将这件事飞快地传播出去。
  叛逆or传统?
  很多年轻人会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他们喜欢酷的事物,Facebook拒绝了13亿美元,在他们看来很酷,新CEO的狂妄,在他们看来很酷,而这时媒体间的争执。虽然他们不明白有什么好争,反正网站谁不都一样用,但那不妨碍他们感觉很“酷”!
  当他们愿意转载一下安俊赫的公开信的时候,当他们遭遇到雅虎的支持者,被人用不喜欢听的语气刺激了脾气的时候,当他们开始在争吵中,认识到传统与叛逆不可调和的时候。
  炒作的目的。就达到了!
  人类会下意识维护自己喜欢的东西,大公无私,能够从客观角度观察一切的圣人,数千年文明发展的历程,也不过就那寥寥几个。那些使用Facebook的用户,会自发地将“宣传”的任务进行下去。他们在网络上的每一个动作,私下里每一句因为争吵落败的抱怨,或者不服输,都会一点一点,将舆论的波纹扩散开去。
  所以。当他点燃了第一把火之后,就再也没管过。安静地看它在网络上演变,看着双方阵营在BBS、Blog、IM……等等地方,或者辩论,或者争吵,然后又慢慢随着时间的流逝,因为没有更多的力量推动,渐渐开始冷却。
  8月29日,他对扎克伯格说:“可以开始了!”
  于是当天,Facebook团队,向全网用户,以及硅谷、华尔街,还有众多媒体,发表了一封简短的公开信:
  “Facebook团队全体正式通知全网用户、诸位先生、女士,还有媒体的朋友们!自9月1日开始,全世界任何开通了Facebook数据中心的国家,每个人都可以凭借有效的邮箱地址,注册Facebook账号并登陆Facebook网络,届时,我们也将推出新的‘动态消息’功能,这个功能可以让你观察到好友的一切动作。”
  “朋友们,9月1日,一个崭新的,更加自由,更加开放的世界正在等待你的光临!”
  ……
  ……
  帕罗奥图的天气又变得阴沉,四季酒店,传统欧式风格的套房,厚厚的帷幔垂落,遮挡了窗外本就不太明亮的天光,客厅的水晶灯没有打开,只有四周几盏昏黄的壁灯亮着。
  扎克伯格推开门的时候,便在一片淡薄的昏暗里,看到安俊赫坐在客厅临窗一张伯爵椅上,似乎正在思考问题,他身后微微扯开了一条缝隙的帘幕,淡淡的光线从那里照了进来,将他侧脸的轮廓染出灰蓝。
  那是种无法形容的感觉,但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一切,他心里原本残留的焦躁便陡然平息下来。
  虽说全面开放是早就确定的,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各种压力仍旧弥漫了过来。如同他以前担忧的那样,Facebook全面开放计划的推动并不顺利,自从3天前,以一封公开信宣布该计划以来,这几天Facebook的日子一点都不好过。
  原本就因为特约撰稿人的关系,互相恶了态度的几家媒体——比如——在最近一期的评论上,大肆奚落Facebook这个决定,就算原来支持他们的一些媒体,也婉转地透露出,该计划“有些仓促和鲁莽”!
  那位曾表示对安俊赫提出的黑客精神很感兴趣,并因此而支持Facebook的特约撰稿人约翰先生,就在自己的文章中说:“……来自韩国的安,也许要更审慎地看待这个问题,这次扩张的跨度太大,Facebook此前并未在更广泛的业务领域取得成功,没有成功的检验就推出产品,无论如何都太过仓促了些……也许是最近媒体的言论,还有网络上的争执影响了他的判断,又或许是他没有运营一家互联网企业的经验,总的来说。希望他能收回决定,让自己扩张的步伐走得更稳妥一些。而不是这样冒进!”
  当然,经过两年的CEO学习生涯,扎克伯格明白很多时候没必要把媒体的观点放在心上,但重要的是,现今的用户也反对这么做。
  公开信发布的当天,他原本在哈佛大学的同学,还有早期在波士顿时,就成为Facebook追随者。和他颇为聊得来的一些朋友,就向他抱怨,为什么要开放Facebook?
  他们喜欢Facebook,就是因为它不循常理,它是无数学生与真实社会隔绝的另一个只属于他们的社会,这里没有自以为成熟的社会人士,摆着说教的嘴脸批判他们的观点。斥责他们胡闹荒唐,他们可以关起门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很多人甚至把这里当作了“家”。
  现在要开放了,对这些人来说,就像是轰开了他们的家门,往他们家里塞强盗。自然人人都不爽!
  这些天,他被吵的头都大了,烦恼的同时,偶尔也会对安俊赫感觉抱歉——普通朋友也就算了,有些和他关系好的。似乎认为全面开放计划是安俊赫推动的,便直接跟他说。“马克,把那个该死的家伙炒了鱿鱼吧”。
  安俊赫等于是替他背了黑锅,而且他也明白,自己最初愿意让出CEO的位置,未尝没有预见到类似的压力,害怕自己承受不住的原因在内。
  所以最近两天,他往四季酒店这边跑得格外勤快,几乎把自己当作了安俊赫的副手,当然,今天来不是因为这点。
  思虑间,扎克伯格走进房间,听到动静,那边正沉浸在思绪里的安俊赫回过神:“啊,马克,时间已经到了。”
  “嗯!”扎克伯格点点头,随手从一旁的衣架上,取下外套递过去,然后,在安俊赫起身的时候,他发现一本书从对方腿上掉了下来。
  捡起看看,他笑了,向安俊赫扬扬书本:“?我还以为你不喜欢看它!”
  “既然以为我不喜欢,那你还送给我干什么?”穿上外套,边扣着扣子,安俊赫边无奈摇头。
  “哈哈……”扎克伯格干笑一声,转开了话题,“故事好看吗?”
  扣上最后一粒扣子,安俊赫沉默了下,旋即点头道:“还不错……好了,我们下去吧,别让那些人等急了。”
  瞧着他,之前淡淡的抱歉又涌上心头,嘴唇翕动几下,几个呼吸后,他轻声说道:“安,最近麻烦你了。”
  “嗯?”
  “呃……全面开放是大家共同决定的,可现在别人都把矛头对准了你,这对你……有点不公平。”
  听到他的话,安俊赫愣了愣,随后过来拍拍他的肩膀,微笑道:“CEO的职位就是这样,享受权力,也要承担责任,没必要感觉抱歉,也没什么公平不公平的,你啊,不要想太多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再说,我们也都分析过,老用户抵制全面开放,多半只是暂时的心理障碍,等开放后他们使用过了,自然会慢慢接受。”
  确实是这样,安俊赫到来后的一个月,几人不只一次对全面开放的计划进行商讨和补充,很多老用户的担忧其实没有必要,Facebook建立的社交圈,分为多个网络,每个网络之间都是相对**的,如果不是特意寻找,不同兴趣和爱好的用户,基本产生不了交集——这就是Facebook正在建立的核心雏形,搭建一个平台将人们联系在一起,但也允许人们保持各自的**。
  那是开放与自由的体现,自从安俊赫承诺要为Facebook建立一个核心标准,它就开始融入Facebook的基础规则,人们这时的反对,只是对它还不了解。
  但是,压力并非只来源于这点,还有一个与全面开放同等重要的问题。
  想着,扎克伯格眉宇间的忧虑又加深了些:“就算他们能理解,‘动态消息’该怎么办?”
  现在那些公开炮轰8月30日公开信的用户,几乎有一半是单纯反对“动态消息”的,这让Facebook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用户认为它的推出会让自己失去**,但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它也是Facebook两个核心价值之一的体现——开放!
  Facebook必须要让用户开放自己的信息,才能搭建起这个平台,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安俊赫沉默了一下,片刻后,握了握扎克伯格的肩头:
  “这个问题,就交给我和时间吧!”
  PS:昨天休息了一下,又整理了思绪,感觉好多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