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花开花落花满天 人来人去人无眠


小说:重生三国之法正   作者:兰林晓神   类别:历史穿越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ku.com/book/26304/ 为您提供重生三国之法正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张翼道:"末将愿往."孔明道:"此去黄石沟二十里,有三处必经之地王家屯,黑风谷,松树岗.三处虽都不易设伏兵,却必然于此三处遇袭.第一次遇袭务必奋力死战断后,我自有兵接应.第二次遇袭,且战且走,不得恋战.第三次遇袭,不战而走,且不可留恋.你可要牢记."张翼领命。
  诸葛亮有道:“何人愿意把守水井?”张飞欣然抱拳。孔明摇头道:“不可不可,翼德筑井完毕即刻回来,不得留恋。”又唤道:“马忠何在?”马忠上前,孔明道:“命你领兵三千把守水源,做好防卫。”
  话说这边司马懿见闻报,说蜀军外出打井取水,细说如此如此,司马懿大笑道:“我军水源也正紧张,何不待其打井完毕,我等去抢了水源。他幸幸苦苦,为我军做了嫁衣裳。”于是遣夏侯霸领精兵三千,专门待蜀军打好水井,道中抢劫蜀军运水队伍,只需注意一样,便是小心伏兵;遣夏侯威领兵三千,去抢占水井。自己领兵静观其变。
  话说张翼领兵运水,缓缓而行。夏侯霸领兵远远观望,喂左右道:“前方村落为何地?”副将道:“前方是王家屯,本来住着数十户人家,但都被大都督迁到关东去了。如今此处荒废。”夏侯霸笑道:“此处四面平坦,无茂林,不易伏兵。就在此处抢了蜀军运水队伍。”说时迟,那时快。夏侯霸领兵飞也似的冲下山坡,张翼立即命弩兵在后摆开阵势,劲弩齐发,前面枪兵挺起长矛。夏侯霸兵马虽骁勇,却冲突难近,勉强冲进厮杀片刻,奈何蜀军枪兵上挑下刺,竟然占不得多少便宜。张翼截住夏侯霸厮杀,约莫十几回合。副将喂夏侯霸道:“夏侯将军,远处有蜀军人马靠近,不已久战,不如速速退去。”夏侯霸闻言,虚晃一刀,一挥手,尽皆散去。
  话说这路夏侯威领兵三千来抢占蜀军水井,却与马忠守军厮杀。马忠以逸待劳,布置防卫,夏侯威以疲惫之师进攻有备之兵,果然是兵法成劳,劳师无功。夏侯威虽折损近半,也近不了蜀军阵守。只得领残兵回报司马懿。
  司马懿见二路兵败,前来请罪。司马懿笑道:“吾早有此预料,孔明行事谨慎,定有准备,非你二人之过。你二人先且休息片刻,明日午后,你二人再领兵前往。我自有兵援助。”二将告退。
  次日,夏侯霸领兵五千于黑风谷拦截蜀军运水队伍。这次张翼组织抵挡,却因魏军人马较多出于下风,张翼指挥弩兵射杀,枪兵抵挡,且战且走,丢弃了许多桶水。回去所剩水桶不足三分之一。
  司马懿遣夏侯威并夏侯和领兵一万,午后突然分二路猛攻蜀军水井。不料,孔明早已于之前夜间遣马超领兵八千增援水井。夏侯威遇到马忠的顽强抵抗,寸步难进。夏侯和刚挥兵冲杀,便被马超从侧翼纵马冲入魏军一枪取了性命。夏侯和一路魏军溃败逃散,魏军夏侯威这路只得领兵撤走。
  回报司马懿,夏侯兄弟二人抱头痛哭,皆立下誓言:“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杀兄之恨血债血偿”。司马懿叹道:“孔明智在我先,吾不及也。”
  次日,孔明遣人将夏侯和的尸体运送至魏军,表书一封道:“仲达,大国上将,领兵数十万,深谙兵机。不图建功报国,却效王八乌龟。战又不战,走又不走,损兵折将,何面目见关东父老。”司马懿在背面批复:“山间天气凉爽,吾欲再此久享安逸。”原书奉回。
  司马懿喂众人道:“我领兵在此,是待其锐气受挫,粮草耗尽,不攻自退。诸葛亮此番领兵在此,要久住不回了。实乃我主之大害,必须设法使其退去。”
  数日后,天朗气清之时。司马懿升帐点兵,命夏侯霸领一路兵午后时分抢劫蜀军运水队伍。自己一口气点了八路兵马共计三万多人马,旗帜林立攻击潼关。司马懿自己则领兵二万多人,前往水源去了。
  这次,张翼又遇到夏侯霸,夏侯霸因有深仇大恨,厮杀分外勇猛。张翼抵挡不住,领兵弃了所有水桶逃窜而去。这路魏军攻打潼关紧急,关上诸葛亮并威严指挥抵挡。果然是一将守关,万夫莫开。
  司马懿领兵攻占水源,不了空无一人,水源上方一大树上刻着一行字:“仲达,你取了水源,失了函谷关,将往何处,不如速速归降。”司马懿大惊:“命全军火速救援函谷关。”一面又命进攻潼关的军马速速撤回。
  这边潼关外魏军轮番攻了半日,人困马乏。突然接到命令,命各路火速回军。魏军刚要撤走,不料关上诸葛亮命传令兵举起红旗,刹时迎面半山上杀下两路人马,一路是猛张飞,一路是锦马超,这边关门一开,威严领兵如潮水般冲出,三路人马杀得魏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司马懿回到函谷关,未见一个蜀军前来打关,知是不好,领军未及入关便来营救攻打潼关人马。只见残兵败将,有幸逃回的一身狼狈,有幸保命的浑身是血。司马懿收拾了惨败的兵马,一面奏书其主曹丕请败军失将之罪,入关歇息不提。
  原来孔明料到司马懿会决心抢夺水源,定然用避实击虚之计。孔明让张翼领兵败逃,给司马懿攻击水源的信心,不留一兵守备水源,减小损失,于树上刻字,调动司马懿兵马回援。却暗自里伏兵与山林上,夹击魏军攻打潼关的大部兵马。孔明知晓函谷关有司马懿临走前,留下的防备,不可能轻易攻取,所以不派一兵去攻关。如此计算下来,孔明用一水源,调动了司马懿的大部兵马,并歼灭其一部,近三万魏军,而自身死伤不足一万。
  诸葛亮用兵,正兵无敌,能洞若观火,秋毫明断,对付司马懿的奇兵也是绰绰有余。司马懿虽然深谙兵机,通晓兵法,擅长领兵,精于算计,但是面对诸葛亮却是一计难施。唉,诸葛亮就是司马懿的克星啊。然而,亢龙有悔,月圆则缺,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喜极则泣,兴尽则悲,此乃天道。诸葛亮虽克着司马懿,但是世界却能让司马懿笑到最后,这便是天数。
  法正在蜀中发展科技,整日计算作图,规划厂房,选拔能工巧匠,精研图纸,推敲各种机械原理,如齿轮的法线,轮廓线,偏差,啮合线,分度圆,齿顶圆之类的。法正从蜀中和长安学院里选些成绩不错的学生,让他们形成三五支团队,相互竞争,互相学习,共同研讨科技方面的问题。
  电学学的好的,去搞研制发电机、电灯去;机械学的好的设计变速箱、机床;化学学的好的去研制炸药、橡胶、玻璃;生物学的不错的去搞优良种子;商务学的不错的,去研究市场运作;管理学的好的,让他们先去开创一些小规模作坊。总之各有所学,各有所用。
  军营里也不乏机敏睿智之人,法正每月就受邀一两次去军营谈兵论计,若有能力不错之人,都可以得到锻炼。法正这日在军中谈兵,周围围上来的都是十**岁二十几岁的年轻军士,法正每次和他们谈论起来总是兴致勃勃,这些人都是希望,都是未来数十年蜀军的中坚力量。
  只见法正这日,坐于众军士中间,众人都坐在下面,大树旁边靠着一块大木板,画了些许字迹线络。法正为众军士讲道:“管理兵员多的部队和管理兵员少的部队道理一样,抓住编制员额不同这一特点即可;指挥大部队作战与指挥小分队作战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掌握部队的建制规模及其相应的指挥号令就行了。统帅三军将士,能让他们立于临敌而不败的地位,就在于巧用奇兵,变化战术。进攻敌人如同以石击卵,这是以实击虚的效果。”
  就有军士问道了:“何为正,那又何为奇?丞相就给我们讲讲清楚吧。”
  法正就笑道:“一般作战都是用正兵交合,以奇兵取胜。因此,善于出奇兵的人,其战法变化如同天地那样无穷无尽,像江河一样不会枯竭。终而复始,如同日月的运行;去而又回,像四季的更迭。乐声不过五个音阶,但其演奏的乐章却变化无穷,喜不胜听;颜色不过五种色素,可是五色的变化,就看不胜看;滋味不过五种,可五味的变化,更令人尝不胜尝;战术不过奇正,但奇正的变化,却是无穷无尽的。奇与正互相转化,就像顺着圆环旋绕,无始无终,没有尽头,又有谁能穷尽它呢? ”
  又有军士就说了:“我听人说,高手用兵在于势。”
  法正笑道:“湍急的流水飞快地奔泻,以至于能冲走石头,这便是“势”;鸷鸟疾飞,搏击食物,这就是短促急迫的“节”。因而,善于作战的人,他所造成的态势是险峻的,发动攻势的节奏是短促的。势就像张满待发的弓弩,节就是触发的弩机。
  善于作战的指挥员,总是从势中寻找取胜的战机,而不苛求部属。因而,他能恰当地选择人材,巧妙地运用势。善于运用势的将帅,他指挥军队作战,就像滚动本石一样。木头、石块的特性,放在安稳平坦的地方就静止,放在险陡倾斜的地方就滚动;方的容易静止,圆的滚动灵活。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帅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像从千仞高山上滚下的圆石那样。这就是所谓的“势”!””
  法正问道:“你们有谁能说说行伍之间,如何取胜?”
  下面有个青年军官站起来道:“旗帜交错,人马纷坛,要在混乱中作战而使军队行阵不乱;浑浑沌沌,迷迷蒙蒙,行阵周密就不会打败。在作战中,混乱产生于整治,怯懦产生于勇敢,软弱产生于刚强。严整与混乱,是由组织编制好坏决定的;勇敢与怯懦,是由势态优劣造成的;强大与弱小,是由实力大小对比显现的。因此,善于调动敌人的将帅,容易给敌人造成一种假象,敌人就会上当受骗;给敌人一点甜头,敌人必然会贪利进攻;以小利引诱,用精锐的部队来等待敌人进入圈套。 这就是白起之所以胜,赵括之所以败的原因。”
  法正笑道:“孺子可教也,蜀中俊杰多,你辈切莫辱没了蜀中男儿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