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报纸


小说:三国:开局离谱,这聊天群有毒   作者:芒果清影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ku.com/book/187136/ 为您提供三国:开局离谱,这聊天群有毒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周髦告退后,按照墨信的意思,只去负责审理一般案件,对于侵占田亩却把各种手续做得天衣无缝的案件,暂时搁置起来。
  杜甫则是提议自己来协办那个报纸。
  墨信点点头:“好,我们就先搞个报社。至于那个高适,等以后再捉他回成都办一个全国性的报纸。”
  其实现在他们的队伍里,在文坛上名声最大的人是李白,而历史上杜甫的诗名是在安史之乱时才抵达了诗圣的高度。
  所以现在的杜甫只是文坛上的一个只有小名气的诗人,最合适过来办报纸的人就是李白。
  只不过因为李白忙于其他事情,现在报社的事只好先让杜甫和墨信一起创办。
  他们选了一个合适的地方作为报社中心,然后墨信拿出来活字印刷术。
  唐朝才刚刚有雕版印刷,所以拿出活字印刷绝对是降维打击。
  杜甫看着墨信带领一群工匠,把活字印刷的一个个铅字雕刻出来,再次心生敬佩:“墨将军,原来你还有这么多的好东西呀!”
  “基操勿六。”
  “有了这个,是不是也能让读书人变得更多?”
  “没错!现在世家所垄断的就是知识,即使现在已经有了雕版印刷,但一本书就要做一套雕版,对于许多印刷工厂来说太麻烦了,所以现在连雕版印刷的推广都不积极。但有了活字印刷之后,只需要几个铅匠,便能做出一套铅字,有了铅字,任何书都能印!”
  至于很多书籍被世家私藏,外人连见都见不到,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墨信通过小福贵拿到许多清朝的非儒学书籍,甚至连三国演义都搬过来了,即使这个时代的士人不喜欢看小说,但不代表底层文人不爱看。
  再把一些物理、化学、算数的教材拿出来,同样能够丰富底层文人的学识。
  其实世家所珍藏的知识只是被统治者吹捧成了统治阶级的教材,但如果没有这些“教材”,只要有其他书籍让底层文人增长见识,也能让他们变成一个个具备治民能力的官员。
  甚至为此,墨信还专门写了一本如何当官治民判案的指导书籍,里面附带大量的历史案例,保证让人看完就会觉得自己现在强的可怕。
  杜甫拿着墨信写出来的当官指南,看了一遍又一遍,直接奉为圭臬。
  墨信道:“这只是印刷工厂的一部分作用,它更大的作用还是给我们办报社。”
  杜甫道:“墨将军,我们就不能多建几个印刷工厂吗?一个印报纸,一个印书籍。”
  “可以,但是前期都需要我们养着,而且不能无限制的扩大规模,不然以后的印刷工人就会吃不饱饭了。”
  “某明白,况且做事要有先后,我们还是先做报纸,再印书籍吧。”
  “没错,即使要印书籍,也是先印启蒙书籍,成人书籍就印这部当官指南、算数教材和三国演义就够了。后者算是一部兵书。”
  历史上满清就是通过三国演义来学习兵法的。
  有了决断,杜甫也开始去做第一张报纸。
  他找来一些前来投诚的文人动笔,墨信建议他们都给各自取一个笔名,免得有时候写的文章太偏激,会被一些世家子弟打击报复。
  这些文人从善如流,给自己取了笔名,然后根据墨信给出的标题,开始撰写自己的文章。
  一天后,初稿上交。
  墨信亲自审阅。
  因为是第一次办报纸,很多人都不会写新闻稿。
  墨信不得不全都给出修改意见,引导他们写出后世那种开头第一段就是重点摘要,并且把冲突矛盾放入其中,让人一看就想继续看下去的文章。
  第二天他们又上交了一批文稿。
  墨信照样全部给了修改意见,然后打回去全部重写。
  同时附带一份由他亲自指导杜甫,写出来的大白文新闻稿,作为参考。
  直到第五天,才终于有合格的文章被墨信留下。
  然后墨信带着杜甫一起去排版。
  报纸中不止有关于刘家案件的一些评论文章,也有巴蜀时事的报道,更有连载的小说故事。
  摆好版便开始印刷。
  墨信道:“先印一千份试试水,到时候在巴西郡留五百份,剩余五百份都分发给周围各郡。”
  杜甫问:“这些报纸是免费分发吗?”
  “不,免费的无人会珍惜,但又不能卖的太贵,就一文钱一份吧。”
  杜甫咂舌:“这样报社和印刷工厂还真是需要我们一直养着呀。”
  “没关系,整治了刘家,我们又有钱了。”
  即使没钱了,也可以通过灰太狼和喵喵搞来大量的白银,现在白银的购买力大得惊人。
  第二天一千份报纸新鲜出炉。
  墨信突击了当地的青楼,专门让青楼女子出来卖报。
  青楼女子非常不情愿,但见识过几个死刑犯人表演大石碎心口后,她们全都老老实实的配合。
  而有女子当街卖报,很快就引起了一群人围观。
  没一会儿,一千份报纸就在巴西郡当地全卖光了。
  杜甫问:“到底是我们的报纸受欢迎,还是那几个女子受欢迎?”
  墨信道:“当然是女子,但等再过几天,就是我们的报纸受欢迎了,除非整个巴西郡的文人不想了解我们的动态。”
  报纸内有关于巴蜀内的时事报道,包括了米仓道的战事,当地士人哪怕觉得这些战报是假的,也会买回去看一眼。
  毕竟一文钱对于他们来说不算事。
  但他们在关于米仓道的战事时,有关于刘家处决的信息也传递了出去,随着墨信下令加印报纸。
  有利于墨信等人的言论便逐渐在城内流传。
  不管如何,墨信他们之前清理贪官污吏,并且采用公审大会的形式来让全城的人知道他们的态度,自然获得大量底层百姓的拥戴。
  看着报纸每天的销量都在增长,墨信把周髦叫来。
  “你可以对一些有重大过错的村佬下手了。”
  周髦一喜:“属下领命!”
  对于那群什么话都敢说的村佬,他早就想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