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环境不好,拍电影,不挣钱


小说:考进北电后,我成了世一导   作者:凯撒十七   类别:娱乐明星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ku.com/book/186742/ 为您提供考进北电后,我成了世一导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随着开学,《疯狂的石头》的票房也逐渐走低,目前每天能有十几二十万,也快下映了,最后票房应该会在2亿1000万出头。
  林一诚当日许下的愿望算是实现了一半,与老谋子算是隔空交了个手。
  国产电影票房记录第二名!
  坐二望一!
  至于《七剑》由于林一诚的出手,远比原时空更惨。
  目前内地总票房不足2000万,至于东南亚的票房,也是不尽如人意,欧美片商更是拒之如蛇蝎。
  如果投资真有号称的1.4亿,那么那几家投资商这次亏惨了。
  林一诚不知道这次徐客能不能缓过来,希望他能坚强吧。
  《疯狂的石头》之前也在港台地区上映了,票房一般,两地加起来刚一千多万。
  因为中影的手伸不到那里,所以是由银都影业负责港岛发行,台岛那里是当地一家公司负责。
  最后估计能拿到200多万的分账。
  这还是有林一诚加持的情况下,主要是方言问题,很多人听不懂。
  东南亚还有南韩的版权也卖出去了,加起来,差不多也有800多万。
  比起内地票房,海外成绩自然不够亮眼。
  小成本+喜剧+方言,天生有缺陷,水土不服很正常。
  楷歌大导演20年都没人能看懂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还没上映,还没有把古装大片的门焊死,目前海外市场,认可的还是古装大片。
  ……
  林一诚开始算起了账。
  说句心里话,别管张白帽人品如何,但是他对中国电影确实有贡献。
  《英雄》之前,国产电影的资方只能拿到最终票房的38%。
  《英雄》要上的时候,张白帽挟一谋以令院线,跟院线出来讲数。
  张白帽:最近我有批货要上,正宗地道老谋子牌的,不比美国货差,绝对够劲。这次,我要拿四成,谁赞同谁反对?
  院线:不行啊帽哥,最近不景气,兄弟们都好久没开工啦,我们这些堂口,好几万人马,都要吃饭的。
  张白帽:那就是没得谈啦?那好,同意四六分的,找我拿货。不同意的,去食屎啦你!
  最后院线方都低了头,因为如果不上《英雄》,别的片子没吸引力,观众就不进他们的电影院。
  从此制片公司和院线双方四六分账。
  到了《十面埋伏》,张白帽再次讲数。
  张白帽:最近我又有批货要上,正宗地道老谋子牌的……
  院线:大佬,不用说了,我们都听你的!
  于是制片公司能拿到的票房分账就变成了现在的41%。
  当然,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张白帽会第三次讲数,那是后话,暂且不提。
  ……
  《疯狂的石头》2亿1000万票房,前1亿8000万,三家公司能拿到1.8亿×91.7%×41%=6767万。
  1亿8000万到2亿的部分,能拿到2000万×91.7%×36%=660万。
  超过2亿的部分能拿到1000万×91.7%×31%=284万。
  (PS:之所以是91.7%,是因为要扣除5%的电影专项基金和3.3%的税,总票房的91.7%才是制片方和院线方能分的部分。)
  总计7711万,扣除给中影的10%的发行费用(拷贝和人工),还剩6940万。
  600万的拍摄成本加上800万的宣传费用,投资一共1400万,净利润5540万。
  而星河影视又能拿到其中的3324万。
  港台东南亚等版权收入,星河影视公司能拿到其中600万。
  电视版权、音像制品版权、网络版权,也一共卖了1000万,星河影视公司拿600万。
  3324万+600万+600万,星河影视总共收入4524万。
  这么一算,林一诚不由暗骂,果然,这年头拍电影不挣钱!
  辛辛苦苦忙活大半年,才挣这么点!
  林一诚只恨自己没有赶上好时候,94年以前,却是制片厂强势的时代。
  那个时候,一部电影的票房,制片方拿走70%,院线只能拿26%。
  哪像现在,攻守易势,院线方翻身农奴把歌唱了。
  ……
  林一诚在考虑下半年做什么。
  小说已经封笔,《鬼吹灯》还在热销当中。
  发专辑,肚子里的存货真不多了,得省着用。
  拍电影今年先不考虑了,扬名立万的目的已经达到,老二的位置还能坐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回报太低了。
  进军院线,钱少了没用,钱多了不够,所以林一诚选择缓一缓再说。
  互联网也是如此,目前大家都是在拿投资人的钱在烧,就看谁坚持不下去,然后大家一拥而上,吃掉对方的份额。
  完全可以再过几年,等自己底气足的时候收购。
  那么可选的只有一个了,拍电视剧。
  林一诚笑了,出走半年,电视圈,你们的王又要回来了!
  正好,目前公司人员已经不再那么寒酸,老林同志从陕省电视台找了几个愿意投奔林一诚的人。
  再加上目前还在华策的刘明军那里,公司也算是有二十多号人了。
  至于拍什么,先不急,先搬家再说。
  ……
  没错,林一诚终于买房了,只能说现在京城的房价真便宜,林一诚在HD买了两套,XC和DC各买了一套,基本都是300多平的大平层,一共才花了1500多万。
  嗯,没有CY区,林一诚这辈子都不会去那里买房。
  上了二手奥迪,驾驶位的司机兼保镖扭头看他。
  “去新家,我给你指路。”
  对方点头,发动了车子。
  这位叫郑军,人如其名,前蓝州军区的侦察兵,听干爹说还拿过大比武的名次,今年刚因故退伍,老家也是长安的,无父无母孤儿,刚27岁。
  属于那种惜字如金的人,过来好几天了,每次说话不超过三个字,最多的一次是在刚认识的时候自我介绍。
  “郑军。”
  “侦察兵。”
  其它时候,都是点头或者摇头,要么就是眼神。
  这种性格,能提干了才是怪事。
  到了某个高档小区,取到了门禁钥匙,上了楼。
  没一会儿搬家公司拉了一堆东西过来,之前住处的被褥锅碗瓢盆之类林一诚懒得要,留在了出租房那里。
  忙活了大半天,总算收拾完了。
  “楼下那套房子也是我的,你先住着。你去帮我买点日常用品什么,给你自己也买一份儿。”
  林一诚取出一张卡递给郑军。
  等郑军回来后,林一诚看了他买的东西,没有说什么。
  东西是两份,不一样的两份。
  一份高档的是他的,另一份比较普通,是郑军的。
  估计郑军的那份,他用的是自己的钱买的。
  ……
  安顿好后,林一诚打开了电脑,在文件夹里翻看了起来。
  里面是他之前写好的剧本,都已经在版权局登记过了。
  振华三部曲剩下的两部自己不会再拍了,好歹也是2亿大导演,再拍青春校园剧太掉价,以后可以交给别人拍。
  《潜伏》,原时空是根据明年才会出现的一部短篇小说改编的,原著才1万多字,等到时候再买下小说改编权就行。
  这部戏林一诚很想演,但是他太年轻,并不适合。
  辫子戏,当下最火的一类剧,公司可以拍,但他自己不想拍。
  看了半个多小时,林一诚才打开了一个文档。
  《裸婚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