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家庭地位排第三的老林


小说:考进北电后,我成了世一导   作者:凯撒十七   类别:娱乐明星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ku.com/book/186742/ 为您提供考进北电后,我成了世一导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回到家,赵玉霞搂着林一诚又捏又摸,生怕儿子在京城吃了苦受了罪。
  听到林一诚各种保证后,才喜滋滋的去做饭。
  一顿饭吃得格外安馨,谈谈自己的事情,听听父母的唠叨,说说过去的往事。
  林一诚也暂时卸下了人前的伪装和面具,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如果在父母至亲面前还要装着端着,这样的人生有何意义呢?
  ……
  第二天接受完了陕省电视台一次采访,又去拜访了几家亲近的长辈,成为了他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后。
  林一诚难得的悠闲了下来。
  晚睡晚起,过起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赵玉霞在外面是个女强人,在家中则是贤妻良母,换着花样做林一诚爱吃的菜。
  听老林说她之前特意买了菜谱,就等着儿子回家大显身手了。
  ……
  1月25日,《越策越开心》播出,前半段的节目虽然有些方言听不懂,但父母也在跟着一起乐。
  这个节目的收视率听说还不错,有一批稳定的观众群体。
  等林一诚出场后,二老化身评论小达人。
  “别说,你往那么一站,台风就出来了,像是那么回事儿。”
  老林作为业内人士,关注的是节目效果。
  “我儿子就是帅气,衣服架子,穿什么都好看。”
  赵玉霞眼里只有儿子,怎么看怎么顺眼。
  等看到林一诚带着观众一起唱《童话》的时候。
  两人都有点吃惊。
  “还可以这样搞?他们都会唱?”
  老两口都听过儿子的歌,但《童话》这歌在中老年人群体里没什么水花,不是他们的菜,他们也是头一次直观感受到这首歌有多火。
  “人家这节目的氛围就是好,灯光、服装、舞美,都比我们台强多了。”老林同志不由感慨。
  “这是我自己的衣服。”林一诚说道。
  “那也比我们台强,我们台不是没想过改革,可惜……唉!”老林叹了口气。
  ……
  陕省电视台的节目什么情况呢?
  首轮剧要么是苦情年代剧,要么是乡土题材剧。二三轮的买来的那些,还不能要太火的,因为太火的价格也贵。
  至于其它节目,就是一个字,土,土的掉渣!屎黄色的灯光,拉胯的造型,也就是现在观众的要求不那么高,还能忍受一二。
  反正林一诚是不愿意看陕省台的节目。
  就连广告,要么是不孕不育,要么是化肥农药……
  看着人家湘省,浙省,苏省几个电视台办得红红火火,身为千年古都,陕省自然眼热着急。
  没用!
  没钱就买不了好剧,没有好剧就没好的收视率,没好的收视率就卖不出高价广告位,没高价广告自然收益低,收益低就没钱改进节目买好剧。
  死循环!
  电视台性质在那摆着,想改动,谈何容易?
  声音杂,意见多。
  你想改动,动哪个?被动的这个自然不愿意,凭什么动我啊?
  那一碗水端平了,都动!你胆子这么大是要上天吗?万一出了问题,你负得起责任嘛?
  所以积病难返,得过且过吧,不是还有好几个难兄难弟嘛?更何况还有不如我们的呢!
  林父有理想有抱负,可惜说了不算。
  ……
  “要我说你就病退得了,上下两头受气,自己也不痛快,何苦?”赵玉霞没好气道。
  不说儿子,就是她的收入,一年也快赶上进林父一辈子的工资了。所以对于他的这份工作,赵玉霞很是不满意。
  “退什么?我要是退了,不成逃兵了嘛!”林父嚷嚷道。
  他曾经当过兵,就在林一诚出生那年还上过战场!
  转业后,因为会唱歌还多才多艺,尤其秦腔唱的相当好,进了陕省电视台。
  由于性子直,眼里容不得沙子,所以小二十年了,只能凭借勤恳不犯错,熬到了台里前十左右的位置。
  老林对电视台自然是有感情的,但不是一把手,说话自然没人听。
  “不退那就熬着吧,不过我把话放这儿了,你别想让我儿子吃亏,买不起就别买,别想着便宜卖你们。电视台是公家的,又不是你的。”
  “好了妈,看电视看电视。”林一诚赶忙安抚,又扭头悄悄对老林使了个眼色。
  “那老秦才来了十来年,当初还是你的手下,看人家现在,你得叫声‘秦台’!”
  听赵玉霞又追了一句,林一诚赶紧剥了个橘子塞给她。
  老林不出声,林一诚苦笑。
  赵玉霞当初京师大毕业,回陕省任教,到了90年代选择下海经商。
  跟人一起,把当初那个只有一间平房,三四个人的出版社,发展到如今陕省数一数二的位置。
  母子二人目前都属于成功人士,那么不怎么成功的老林在家里就有点扎眼了。
  节目看完,又跟父母聊了几句,哄了赵玉霞两句。
  林一诚回到房间,打开电脑,看了看贴吧、论坛等。
  现在观众的反应没那么快,不像后世,电视上有什么,网上立马就会出现评论。
  看了一些零星的评论,还行,夸林一诚长得帅,造型好,跟观众互动有趣,希望他再出专辑再出小说等等。
  只能说初代的网民还是民风淳朴的,夸人的话就那么多,没太多花样,更没啥戾气。
  ……
  第二天趁着赵玉霞做早饭的时候,爷俩儿在阳台抽烟。
  “爸,这次你们台是个什么章程?有多少预算?”
  看到老林伸出的手指,林一诚无语了。
  “就这么点?”
  老林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确实拿不出手。
  “你们台是真抠,这点钱首轮一集都买不下来,将将够买到片头曲唱完。”
  “二轮你们别想了,三轮吧,回头我算半卖半送你们了。”
  “嗯,行吧。”老林点了点头。
  “这次先这样,年后我想把公司做大,到时候就得正规起来。以后就不能这么卖了,我自己是不差那三瓜俩枣,但得对公司上上下下得有个交代。”
  “行,不让你为难,这次是老秦找我,我要不答应,估计他都要来找你了。”
  “爸,有个事儿,你帮我寻摸一下,看看你们那儿有没有想跳槽的,要有真才实干的。”
  “你小子,挖墙角挖到你爹这儿了。”
  “队伍刚开张,现在就你儿子这一杆枪,可不得招兵买马么。再说这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
  “嗯,回头我多注意。”
  早饭的时候,林一诚又对赵玉霞说起了《鬼吹灯》的事儿,商量好了作为封笔作品宣传。
  每季度上市一部,正好够两年。
  “你这一封笔,老张小孙他们估计得急,这些年出版的这些书,就数你卖的最好。”赵玉霞笑呵呵道。
  “等我遇着合适的作者或者作品,推荐给你们出版社,好处费就不要了。
  到了晚上,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一家三口都坐在沙发上,打开了湘省电视台,看着广告,等待林一诚的第一部电视剧播出。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靠门的老林去开了门。
  人未至,声先到。
  “大橙子,本姑娘来看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