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县丞卢一峰


小说:藩乱   作者:吃饱除人   类别:清史民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ku.com/book/185515/ 为您提供藩乱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原本,卢一峰只要按规矩老老实实在去五华山,给平西王叩个头,聆听一下吴三桂的训导,等从京师回来后就能走马上任了。
  可人却总是难以自知,越没本事的人越想证明自己的本事。
  卢一峰刚拿到官凭,就已然开始飘飘然,以为自己是凭借才华才得到平西王认可的。
  完全没想过,自己实际上就是个连秀才都没考上的人,之所以能当官还是全凭花钱才当上。
  在前往平西王府的路上,卢一峰就盘算着怎样才能引起平西王爷的注意,从而有更大的机会可以施展胸中抱负。
  恰逢路上听到朝廷的邸报内容,仅仅只是稍微分析推演过后,就自以为能在觐见平西王爷时,说出“惊为天人”的见解。
  随后卢一峰就在平西王府门口,对卫士口出狂言,说要“给王爷治病”。
  如此狂悖的言论,也的确引得平西王对他大为好奇。
  可等到平西王亲自接见考校之后,却是大失所望,觉得不过就是一个平庸之人,想借着大言不惭而引起关注罢了。
  虽说有些失望,但吴三桂也没因此而生气计较,只是把他的曲靖县令,改调到自己眼皮底下,当一个昆明县主簿。
  美其名曰:基层历练。
  就这样历练了整整九年,从众人口里的三老爷,变成二老爷,如今距离“大老爷”,也只剩一步。
  “老爷,班头、牢头们都在外面等着呐。”
  卢一峰的随从萧二郎见自家老爷望着铜镜入神良久,低声提醒道。
  “聒噪甚!行、行,走吧。”
  卢一峰稍显不悦,这厮怎如此蠢笨,扰人雅趣。
  大堂几名胥吏早已等待许久,站在一旁闲谈县中是非,见卢一峰来到,纷纷拱手行礼:
  “见过二老爷!”
  “免啦免啦,巡抚衙门的公文,你们应该都是知道了吧。”
  见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卢一峰继续说道:
  “林老爷办案出了差错,现在待罪回乡,府里交代,让我临时主事。”
  说着,举起案前的知县大印,看了一眼后放下,摇摆着走了下来,微微扬着嘴角自嘲道:
  “流年不利啊,真不知走了什么背字,领着八品的俸禄,却干着七品差使,呵呵……”
  虽说是口气带着埋怨,可卢一峰那神情、那走路姿势,却不像是个有怨气的主,反而有一种神清气爽的畅快。
  底下几名班头皆是人精,又岂能看不出来。
  “二老爷宽心,咱们在您手下当差,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规矩大家都是懂的。”
  主簿见卢县丞心情不错,率先表了个态。
  典史也接过话茬说道:
  “功劳、苦劳在摆在这,二老爷你在咱昆明这么多年,为百姓操心了多少件实在事,大伙都看在眼里,省里也是看在眼里。”
  “就是省里回文,让您接了本县的知县,那也是情理之中的。”
  “对、对、对”
  堂下几人纷纷点头称是。
  卢一峰心里很是舒服,但还是举起手摆了摆。
  “诶,只是做了些本份事罢了。”
  虽然如此说,但扬起的嘴角,掩盖不住他此时的舒畅。
  一旁的班头爽直,直言道:
  “催粮拿人,二老爷只管发签字!”
  卢一峰望了班头一眼后,就低着头抠起了手指甲,把和班头站一块牢头晾在一边。
  “你就还好啊,我们牢里可就难了。”
  “自从林老爷来了之后,这牢房就没满过,底下的弟兄们都闲得慌,宁可自个在牢里扫起地来,也都不敢回家见婆娘了。”
  牢头向班头吐完苦水后,似有所指地向卢县丞打了个眼神。
  “二老爷,那些刁民盗贼也该去拿了些吧。”
  见县衙几人都以表态,卢县丞目的已达到,站起了身,伸了伸懒腰应答道:
  “是啊,是该抓上一抓了。”
  “近期总有乡绅来访,说有僧匪拦路劫掠,扰乱生产,总得抓上几个吧。”
  见县丞老爷这样支持,班头和牢头对视一眼,会心一笑。
  典史主管刑侦,多少听府里说了点内情,走了过来压低声音小声提醒。
  “二老爷,这个府里有打了招呼,似乎是先盯着……”
  “也总得抓上几个吧。”
  卢县丞直接打断道。
  “府里咱们得罪不了,下面那些乡绅就得罪得起啦?”
  卢县丞考虑的也是有道理,不能上面说什么就是什么。
  惹急了那些乡绅,到时要是有几个能量大的致仕官员,一封书信到省里去告状,府里可不会替他们背这个锅,到时吃亏的还不是他们这些基层。
  因此,要变通。
  影响大的,例如受损失的是某部堂老爷的亲属,就要把犯事的那群僧匪抓起来。
  影响小的,如只是某个小乡村的小范围的,则没法面面俱到,也是可以理解。
  反正上面交代得过去,下面也能理解,大家伙又有事情可做,就行了嘛。
  “半个月之内,把牢里填满咯!”
  既然主事的县丞老爷发话了,大伙自然是心悦诚服的一句“二老爷英明”。
  “兄弟,你那里人手够不够,我那里二三十号兄弟,都能帮你拿人。”
  牢头为表示支持贯彻卢县丞的第一把火,转头对一旁班头大声说道。
  “想去就尽管去嘛。”
  班头也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但还是装出了一副为难模样。
  “不过,话得先说清楚,这衙里的补贴,我可没法分给你们。”
  “唉,瞧你说的。”
  牢头转头望向主簿和典史,又转回头看向班头笑道。
  “我那号子里关满了人,还能得着分你们补贴么。”
  “哈哈哈……”
  一时间,衙门里飘荡起欢乐的气氛。
  卢县丞听他们这么直白,却是回过头来,一副苦头婆心的劝道:
  “能少拿人还得少拿人,只要他们肯安守本分,不再扰乱生产,那政清人和还是要紧的。”
  “啊对对对。”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就在此时,一个门子来报,说是有一少年带着仆人,前来拜见二老爷。
  说完,还递上少年拿上来的书信。
  书信?
  怎么不是银票?
  年轻人不懂规矩啊。
  但卢县丞还是接了过来,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
  只见书信署名“郭壮图”三个字,吓得卢县丞直哆嗦,对着门子直叫道。
  “快,带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