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蔡鹏:我终于能够毕业了!


小说:大国院士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类别:超级科技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ku.com/book/179673/ 为您提供大国院士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小型化可控核聚变与空天发动机研究项目都有条不紊的推进着,在重点关注了一下这两个项目后,他又了解了一下星海研究院其他两个研究所的工作。
  信息研究所和材料研究所的工作目前并没有太多的独立的科研项目,主要以配合小型化可控核聚变与空天发动机研究项目为主。
  而管理上的事情,徐川也不是特别想花时间在上面,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好在有国家安排的人帮忙,倒也无需他太过操心。
  六月中下旬,在经历了数轮的测试,收集到了足够的数据后,华星聚变装置开启了首轮的氘氚原料聚变点火实验。
  实验相当顺利,在等离子体湍流的数控模型经历了数轮的调整后,对仿星器内部腔室中的高温等离子体的控制愈发完整。
  两个小时的运行时长,华星聚变装置成功的带动了一组磁流体发动机组,向局域电网输送了少量的电力。
  这一消息毫无疑问是振奋人心的,它代表着仿星器同样拥有着实现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潜力。
  当然,这次的实验亦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比如仿星器内部腔室空间较小,且形状轨道复杂,容易形成不受限制的粒子轨道,会导致高能粒子和热粒子的损失、等离子体温度提升相对困难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影响着仿星器的Q值和效率,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过相对比第一次研究的破晓聚变装置面对的问题来说,这些问题的解决难度远远没有那么高。
  徐川虽然在意,但这些问题交给星海研究院也不是没法解决。
  而且,他得给其他人一些锻炼的机会不是么?
  如果所有的问题都被他解决了,那还需要其他的研究员和工程师做什么。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七月初,如往常一样,徐川踩着点来到了南大。
  办公室中,刚一进门,一道激动无比的声音便传递了过来,差点吓了他一跳。
  “教授,我解决了!”
  耳边激动的声音传来,徐川放眼看去,办公室中,蔡鹏激动的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满脸通红的亢奋表情。
  看着自己这个一脸激动的学生,他微愣了一下,旋即想起了的什么,笑着开口道:“论文呢?我看看。”
  闻言,蔡鹏迅速将手中的论文递了过来。
  徐川接过论文,认真的翻阅起来。
  “设K是一个零特征微分域,=为其微分算子.设L=Khη1,···,ηni为K及有限个元素η=所生成的微分扩域.以Θ表示δ1,···,δm所生成的自由交换半群.如果r是任一个非零整数,令.”
  “若r是任何足够大的整数,则有ωη|K=trde”
  “degωη|K6m,而且ωη|K可以写成ωη|K=mXi=0ait+ii,其中a0,···,am为整数。”
  “d=degωη|K、am”
  手中的论文一点一点的翻阅着,徐川认真的看着。
  微分方程的最小微分维数多项式的计算,是他这个学生选定的毕业题目。
  在今年之前,他也没指望蔡鹏能在毕业前就搞定这个问题。
  毕竟这是一道世界级的数学难题,难度大概在T3末尾-T4级顶部左右。
  要解决这样的难题,对于很多数学家来说可能需要耗费一生的时间,甚至都不一定能做到。
  对于蔡鹏来说,只要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能做出阶段性的成果,且论文通过期刊的审核就差不多了。
  不过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蔡鹏在这个问题上有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当时他看过做出来的东西,并指引了一些方向。
  如今时间又过去了几个月,现在,轮到他收获丰盛的果实了。
  一页页的论文翻过,徐川的眼眸中带上了一些赞许。
  以他的能力,在证明论文已经做出来的情况下,要弄懂这些东西并不是很难。
  看完最后一页论文,徐川笑着抬起头,赞扬道:“很漂亮的证明过程,通过扩域的方式构建一个分形框架,从而对微分维数多项式的最小微分维数多项式做出判断,最近几个月的时间,你没有浪费。”
  在手中的论文中,他看到了他以前解决Weyl-Berry猜想时使用的方法的一些影子,也看到了属于蔡鹏自己的东西。
  尽管只是阶段性的成果,但对于一名博士生来说,这已经非常非常优秀了。
  “这得感谢教授您的指点,如果没有您的教导,我或许永远都找不到方向。”
  蔡鹏出自肺腑的感谢道,这的确是他的心里话。
  到现在,他才体会到一名好的导师到底有多重要。
  在没有跟随徐川之前,老实说,他这辈子的上限大概也就那样了。
  去普林斯顿读书,然后回国找份工作,再在数学上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做出点东西。
  如果运气好,说不定他能做出点东西发个四大期刊,混个优青或者杰青什么的,但这差不多就是他能想象到的极好了,而且还得有着十足的运气才行。
  像现在这样,在自己能在博士毕业前解决一个世界级难题,尽管还真是阶段性的成果,尽管还没有通过期刊审核,却依旧是他以前做梦都不敢梦的事情。
  天赋好的人一大把,但能出头的没几个,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都没有。
  这个世界上被埋没的人才太多太多了,千里马常有,但伯乐不常有。
  虽然这位导师大部分的时间都有些‘不靠谱’,但仍然教会了他无数的东西,尤其是那些在学术研究上的经验和方法,更是他去普林斯顿都不一定能学到的。
  毕竟,普林斯顿也没有数学界的第一人不是吗?
  听着蔡鹏的话,徐川笑了笑,将手中的论文还给他后,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道:“好好加油吧,这只是一个开始,最小微分维数多项式的计算难题,还有一半在等着你。”
  使劲点了下头,蔡鹏激动说道:“嗯!我会努力的!”
  徐川笑着点了点头,看向办公室中的其他几名学生,开口道:“你们的大师兄也快毕业了,你们也要加油啊。”
  办公室中,几名去年新收的学生都用力的点了点头,向蔡鹏投去羡慕的眼神。
  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啊,这也太让人羡慕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毕业的难度,是的真的高!
  办公室中,徐川看着几名学生,心中也有些感慨。
  不得不说,无论是以前的谷炳和阿米莉亚,还是现在的蔡鹏,亦或者是还在学习的几名新生,看着他们一步步的成长起来,有着独当一面的能力,真是有一种老父亲般的欣慰,!有一种孩子长大惹的感觉!
  想着,他忽然想起了什么,回过神来看向几名学生笑着开口道:“还有半个月的时间,今年的国际数学大会就要召开了,今天下午我会给你们出三道题目,如果在国际数学大会之前你们能解决其中的两道,我就带你们去见识一下世面。”
  “蔡鹏可以免了,他做出来的成果,完全足够他去数学大会上做一个四十五分钟的报告了。”
  顿了顿,他看向蔡鹏,笑道:“早点将论文投稿出去,说不定这一届的国际数学联盟会给你补发一张邀请函。”
  现在已经七月初了,七月中旬的国际数学大会邀请函早就发完了,不过一个T3末尾级别的世界猜想,哪怕是阶段性的成果,也足以让国际数学联盟重视补发一张邀请函了。
  听到这话,四名新生顿时就朝着蔡鹏再度投去羡慕的眼神。
  感受到这些学弟学妹投来的目光,蔡鹏咧嘴笑了下,昂首挺胸的站得笔直,迎接着学弟学妹们羡慕和赞佩的目光。
  他这位大师兄,这会也算是光辉伟大了,妥妥的人生的高光时刻!
  “那教授,我投哪个期刊比较好?”
  徐川笑道:“这个你自己决定就好了,不过我建议你投完期刊后再公开到arxiv上,顺带给国际数学联盟那边发一份,毕竟期刊的审核速度有时候很慢。”
  “我会帮你打个招呼的,说不定这次你还有希望能谷炳与阿米莉亚一起上去做个报告。”
  对于数学期刊来说,除非是哪些顶级数学家,比如他,亦或者是类似于七大千禧年难题,值得召开独场报告会的难题,否则一般的审核时间都长达几个月甚至是半年至一年。
  这么长的时间,蔡鹏如果正常审核,想上这次的国际数学大会做报告肯定没啥希望。
  不过作为他的导师,很多不必要的东西他都可以帮忙搞定,期刊的审核时间虽然没法缩到到半个月的时间,但以他的学术名声,足够国际数学联盟给个面子了。
  当然,更关键的是,蔡鹏的这篇论文有足够的价值登上国际数学大会的舞台。
  如果没有,他也不可能去开这个口。
  至于谷炳和阿米莉亚,他们已经收到了邀请函,毕竟解决了布洛赫猜想的两人,完全有资格在国际数学大会上做报告。
  看着摩拳擦掌,准备着迎接他的数学题,想出去见见世面的几名学生,徐川笑着摇了摇头。
  距离今年的国际数学大会时间也不久,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间隙难题的下半部分,也是时候发出去了。
  毕竟是一个千禧年难题,哪怕是在国际数学家大会这种大佬云集的盛会上,也得提前给众多的数学家一些准备的时间。
  想着,徐川点开了arxiv预印本网站,将早已准备好的论文投稿上去。
  论文的标题很长,但这是对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间隙问题最好的回应。
  将论文上传到arxiv预印本网站上后,徐川便没再管这个了。
  从抽屉中摸出了稿纸和笔,看着眼前的电脑屏幕,他陷入了沉思中。
  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间隙难题已经被他解决,而接下来的目标,毫无疑问自然是强电统一。
  这是二十一世纪理论物理学界最伟大的王冠,没有之一。
  也是他上辈子未完成与这辈子希望能够完成的目标。
  只是,对于如何去摘下这顶王冠,他却没有一条完整的思路,哪怕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间隙难题是他解决的。
  这并非什么水到渠成的事情。
  尽管物理学界一直都在传言,说如果谁解决了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间隙难题,就有希望完成强电统一,但那也仅仅只是有希望而已。
  如果有人说自己能轻而易举的完成强电统一,别犹豫,上去直接给他一个大哔兜。
  这个问题要是那么容易解决,能被称作二十一世纪理论物理学界最伟大的王冠吗?
  所谓的水到渠成,那你也得先有水才行。
  例如规范对称性是杨-米尔斯理论的基石,在某种连续变换下,物理系统的行为保持不变。
  亦或者电磁场的规范对称性就是在电磁势的局部变换下,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都可以用杨-米尔斯理论来描述。
  这些对于一个理论来说,都是提供帮助的基石,也是水到渠成的水。
  但有关于从数学上对强电统一理论进行解决,却没有这样的一份基石,他需要找道一个耦合常数来确定在数学体系下,使得这些场对应的粒子可以相互作用。
  而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间隙的存在能提供一定的帮助,却并不足完全让他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