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糊涂的袁绍


小说: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作者:烈日吹冰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ku.com/book/179186/ 为您提供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第359章糊涂的袁绍
  经过一番考虑,张绣最终决定让赵云和张合一同前往许昌。
  之所以又加了一个人,主要是因为赵云把小桥的事情告诉了他。
  对于小桥准备来找自己算账这件事情,他当然不会放在心上。
  但是小桥跟曹丕是师兄妹这件事情却引起了张绣的注意。
  王越跟史阿身份特殊,如果他们跟曹家搭上了关系,多多少少有些麻烦。
  赵云本意是教训小桥一顿,让她放弃来找张绣寻仇的打算。
  但得知了此事的张绣给他的任务却变成了两个:
  其一自然是和张合一起平安将典韦的家室从许昌接回来。
  其二就是搞清楚王越、史阿跟曹魏……嗯,现在还不能叫曹魏,跟曹家的关系。
  顺便把小桥带回来——如果她人在许昌的话。
  小姨子不听话,做姐夫的当然要替姐姐教训,不能让她误入歧途,成为失足少女——毕竟许昌有点乱。
  许昌有什么乱?
  不就是有个曹操吗?
  赵云虽然疑惑,但既然是师兄给的任务,还是答应下来。
  随着赵云、张合离开颜家前往许昌,典韦跟颜玉的婚事也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
  河北颜家是当地豪族,颜平又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这场婚事自然要办得风风光光。
  至于张绣,表面上看好像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实际上当他住到颜家的那一刻起,由他一手建立的情报系统就全力运转起来,各种信息源源不绝地送到了他这里。
  张绣最关心的自然还是袁绍和曹操。
  此时的袁绍依旧还在为立嗣之事烦恼。
  只是四梁八柱已经折损大半,袁绍如今也只能召集审配、逢纪、辛评、郭图四人商议。
  偏偏这四位谋士之间的矛盾也随着官渡之战的失败变得愈加尖锐。
  辛评和郭图倾向长子袁谭。
  审配和逢纪倾向三子袁尚。
  袁绍将自己想要立三子袁尚为嗣的打算告诉四人,想要听听自己谋士团的看法。
  审配和逢纪自是大喜过望,逢纪立刻毫不掩饰地说道:
  “今外患未息,内事不可不早定,主公当早议立后嗣之事。
  公之长子谭,为人性刚好杀,若立为嗣,只怕众人不服。
  次子熙为人柔懦难成,被南阳张绣抢了甄氏,至今未见举动。
  唯三子尚,年少有为,有英雄之表,礼贤敬士,愿主公立之。”
  审配虽然觉得逢纪把袁尚吹得有些夸张,又将袁谭和袁熙贬得太过,但毕竟两人处于统一战线,因而也就点头称是。
  郭图见状暗骂逢纪好不要脸,但又担心袁绍当真因此下定决心,连忙劝道:
  “三子之中,谭为长,今又居外,主公若废长立幼,此乱盟也。
  今军威稍挫,敌兵压境,岂可复使父子兄弟自相争乱耶?
  主公且理会拒敌之策,立嗣之事,毋容多议。”
  袁绍一听郭图这么说,顿时觉得好像也有道理。
  废长立幼本就不妥,否则他直接下令即可,何必这么犹豫不决。
  如果放在以前他威望还高的时候倒也罢了,但经过了官渡之败后自己再这么做,只怕当真会让军心大乱,人心不稳。
  逢纪见状就急了,再次开口,称袁谭虽是长子,但鲁莽冲动,为人轻佻,不可为嗣。
  虽然立袁尚有废长立幼之嫌,但同时也是择贤而立的表现,危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郭图反唇相讥,袁尚不过生得形貌俊伟罢好,真凭本事还不一定是袁谭的对手。
  更何况袁谭在青州早已经能够独当一面,袁熙却一直留在冀州,缺乏独自领兵的经验。
  当初袁绍支开袁谭和袁熙,只把袁尚留在冀州,就是因为最喜欢这个儿子。
  没想到此刻倒成了郭图用以攻击袁尚的缘由。
  逢纪不由语塞。
  此时审配眼见情况不妙,随即加入讨论,引经据典、讲明厉害。
  辛评见状也是不甘示弱,立刻上场和郭图组队,以二对二,丝毫不落下风。
  袁绍原本就耳根子软,缺乏决断,如今在官渡又连连吃亏,此时愈发难以决断。
  结果由着四人吵了一整天,都没能下定决心。
  后来类似这样的事情又发生了不止一次,最终袁绍依旧是踌躇不决。
  就在这时,冀州地区又发生了反袁的动乱。
  此时的他总算是理解了刘表,自家叛乱比敌人来袭更加扎心。
  为稳定军心,袁绍亲自率军前去平乱。
  至于立嗣一事也就被放了下来。
  “糊涂!”
  听完密谍传来的消息,张绣给出了他的评价。
  要么就按照老规矩立长子为后嗣,不要瞎折腾,这样等他死后权力就能平稳交接。
  如果下定决心立袁尚为后,就趁自己还在的时候把这件事情敲定——虽然过程可能会有些痛苦。
  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袁绍都算是后继有人了。
  可偏偏袁绍选择了最愚蠢的办法。
  偏爱袁尚,想要立其为后却又没有将此事敲定。
  而是维持现状,将此事拖延下去。
  袁绍在的时候还好,等到袁绍一死,兄弟矛盾必然要激化。
  到时候就被曹贼捡了便宜。
  “哪怕是带两个一起下去都好啊!”
  那样一来只有一个继承人,搞不好真有可能反推一波曹操呢。
  张绣忍不住吐槽了一句,随即问道,“荀谌在何处,可有与之见面?”
  “此人数年前便深居简出,自去岁以来每日更是只在家中种菜,从来不闻政事。
  吾等数次求见,他都不肯答应。
  因担心被袁绍怀疑,是以我等不再上门,请主公责罚!”
  张绣摆了摆手,“隐藏形迹最为重要,何罪之有?
  不过以荀谌之能,应该已经猜到了你们的身份。”
  “主公,可否要……”
  “不必”,张绣摇头,“荀谌既不问政事,自也不会告发汝等。汝等便继续将之看住,等他日时机有变,再去见他不迟。”
  “喏!”
  “行了,再说说许昌的事情吧!”
  听完了有关袁绍的情报,张绣便把注意力又放到了曹操身上。
  官渡之战后,曹操眼见天气渐冷,便派人守住黄河防线,自回许昌。
  因此战大胜,汉帝刘协论功行赏,在朝堂上犒赏群臣。
  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曹操的意思。
  嘉奖人员名单和嘉奖内容都是由曹操一手所拟,曹操这个三军主帅自是获得了最高荣誉。
  随着时间积累,由曹操一手推广的屯田制也开始展现出效果。
  等到来年开春与袁绍再战,粮食就不再是困扰曹操的问题。
  不过曹操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其他事情所吸引。
  那是一个女人。
  感谢书友打赏100起点币,大酋长大人打赏1500起点币,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