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转机


小说: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作者:烈日吹冰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ku.com/book/179186/ 为您提供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第344章转机
  倘若我问心有愧呢?
  这句话在那种环境下说出口意味着什么,张绣心里自然是一清二楚。
  对于张绣这个穿越者而言,邹氏是有特殊意义的。
  这一点张绣从来都没有回避过。
  可对于自己和邹氏的关系,他虽然没把对方当成正儿八经的长辈,可也从来没有都没有往男女之情方面想过。
  就是一个长得很好看的异性朋友。
  再往深里说,就是红颜知己。
  都说男女之间没有纯友谊,张绣却不信这个邪。
  看,自己跟婶婶不就是纯友谊吗?
  可邹氏这一句话却在刹那间拨动了张绣的心弦。
  自那之后整整一天,张绣都没能回过神来。
  纵然他是一个多出了两千年见识的穿越者,但在感情方面还是没有经验,所以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这个问题。
  甄宓和大桥都看出张绣有心事,见他不说,只能去询问邹氏。
  后者同样是有苦难言。
  她也不知道自己在那种情况为什么会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
  其实回头想来,张绣那句“好香”虽然有些无礼,但却不应该让自己有那般强烈的反应。
  最终邹氏只能将之归结于感情压抑得太狠,所以爆发出来才这么强烈了。
  还有就是……
  于吉对他算的那一卦也在某种程度上催化了这一切。
  就在张绣和邹氏两人都不知道应该怎样面对这一切的时候,有人主动来帮忙了。
  从官渡回来的探马带回了一个重磅消息。
  数日之前,袁绍麾下的重要谋士许攸家人犯法,被留守邺城的审配逮捕。
  许攸闻之大怒,连夜投奔曹操。
  随后曹操便孤注一掷,留曹洪、荀攸守营垒,亲自率领步骑五千,冒用袁军旗号走小路去偷袭乌巢了。
  第一波探马等不及此战结果,便早早赶来江夏,向张绣告之此事。
  张绣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
  终于来了!
  对于当事者而言,历史就是由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偶然所组成的。
  但对老资格的历史学家来说,一切已经发生过的事情都会被说成是是历史的必然性。
  官渡一战也不例外。
  虽然探马声称还不知道曹操出兵的战果,但是张绣却十分清楚。
  只要曹操得知了乌巢这个地点,又肯听许攸的话去偷袭,那么这一战的结果就已经注定了。
  白马之战和延津之战虽然跟历史上的结果略有不同——主要是文丑并未战死。
  但是对于整个战局的形势却并没有影响。
  袁绍依旧是一点一点丢掉了自己的优势。
  如今再被曹操这一偷袭,百分之百还是会走上历史上那条老路。
  这一点从他前期的种种表现也能看出来。
  所以根本无需再等待第二批探马传来消息,张绣便已经下定了决心。
  毕竟为这一天他已经整整准备了一年。
  他立刻命人召集贾诩、诸葛亮、魏延、甘宁等人,一开口就吓了众人一跳。
  “北方探马来报,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献计曹操以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曹操从之。”
  “主公,此事当真?”
  诸葛亮还是一如既往的谨慎。
  张绣:“探马亲眼所见,自然是真。”
  “亮非是询问此事。”
  诸葛亮摇了摇头,说完便意识到自己这句话有歧义,因此又问道:“袁绍辎重当真在乌巢?”
  原来是问这个。
  袁绍的粮草辎重所在地原本是秘密。
  别说曹操,就连袁绍军中知道的人也不多。
  只是官渡之战中曹操火烧乌巢这件事情太过有名,所以张绣牢牢记住了这个地点。
  见张绣点头,贾诩、诸葛亮、刘晔等张绣的智囊团中的几位谋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还是由贾诩先开口道:
  “若袁绍军粮辎重尽积乌巢,一旦被烧,眼下僵持之势必被打破。”
  刘晔附和道:“袁军优势便在粮草,一旦军粮被烧,十数万大军只恐不战自乱。”
  陈宫也点头道:“曹操虽是小人,但却不可小觑,得此机会,必会一鼓作气,趁势大破袁绍。”
  鲁肃:“此战形势已经明朗,曹胜袁败。”
  诸葛亮则是在最后开口道:“主公,可以出兵了!”
  除了刚刚投降的田丰没有开口,张绣麾下的五位谋士一人一句,已经把形势分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田丰倒不是不想开口,只是他发现贾诩、刘晔等人把话说完,他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
  这也让他再一次感慨,张绣如今麾下的谋士数量不逊于袁绍,可众人偏偏就能齐心协力、众志成城。
  反观袁绍就……
  算了,不说也罢。
  “吾正有此意也!”
  在一众武将惊喜的目光中,张绣长身而起,直接开始安排部署:
  “文和,你仍留江夏,与仲业守好后方!”
  贾诩拱手:“喏!”
  在诸葛亮加入以后,贾诩在张绣军中的定位跟荀彧在曹操军中的定位越来越像,属于那种内政偏于军事,统筹大局的角色。
  再加上他年事已高,所以能不上战场还是不上战场的好。
  至于文聘,身为江夏太守,又没有彻底被张绣接纳,自然也得留在江夏。
  实际上,张绣并不认为在这种时候有人会来找江夏的麻烦。
  从某种程度上讲,眼下的江夏是比许昌更加安全的存在。
  所以有贾诩和文聘便已经足够。
  “孔明、公台、元皓、文长、兴霸、子义,伱等与我同行!”
  迎着众人期待的目光,张绣又点了三谋士三武将的名字。
  “喏!”
  众人齐齐应下。
  除了诸葛亮早就知道自己会随军同行之外,其余五人皆是面露喜色。
  其中尤以陈宫、田丰、甘宁三人为最。
  陈宫是所有人中最恨曹操的那个,只要是打曹操,让他干什么都行。
  田丰则是没想到自己作为一个新降之人,竟然能够在陪着魏延去了一趟荆南之后,再一次获得跟着三军主帅同行的机会。
  主公果然胸襟广阔,非袁绍能比!
  最开心的就是甘宁了。
  他没想到自己只是从弋阳来江夏参加了一趟婚礼,就能够获得这样的机会。
  这场婚礼参加的实在太有价值了!
  如果主公能够从大桥那里问到小桥的消息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