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自信的袁绍


小说: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作者:烈日吹冰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ku.com/book/179186/ 为您提供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第317章自信的袁绍
  建安五年七月,袁绍命刘备入汝南联络各方反曹,可惜被早有准备的曹仁击破。
  刘备遂向弋阳太守鲁肃求援。
  鲁肃遵循张绣指示,答应为刘备三兄弟留下一条后路,但却不会与之联手对付曹仁。
  刘备无奈,与曹仁相持一月,不胜,返回河北再寻袁绍。
  但这一次他却安排关羽和一家老小留在汝南,只带着张飞离开。
  另一方面,张杨亦是听从张绣建议,没有答应与吕布共同对付袁熙。
  吕布担心自身实力不足,又担心青州袁谭、并州高干相救,是以患得患失,按兵不动。
  与此同时,诸葛亮终于休完婚假,返回岗位。
  当看到自己离开仅仅一月,大量资源不翼而飞,不禁大惊失色。
  他寻问贾诩,却被告知是被张绣挪用。
  再问张绣,却又被告知记不清了。
  诸葛亮:
  纵然是像诸葛亮这样优秀的内政大师,遇上这样的主公和同事也是无计可施,只能望江兴叹。
  至于被整个天下所关注的北方战场,亦是暗流涌动。
  曹操虽然在跟袁绍对峙的过程中以发石车击毁了袁军所筑的楼橹,又在营内掘长堑粉碎了袁军想要挖掘地道的企图。
  双方在官渡相持,袁绍军久攻不下,曹操军久守疲惫。
  前线战况虽然激烈,但对整个战局却没能产生什么影响。
  恰逢刘备返回,见此情形,不禁暗暗摇头,便与孙乾、简雍二人商议今后去处。
  简雍立刻表态,“不若去投张绣?”
  在说出这句话的同时他亦是有些感慨。
  想当年刘备的地位可比张绣要高得多了。
  刘备当初占据徐州,乃是左将军兼豫州牧。
  反观张绣,只是一个杂号将军。
  就连地盘都是刘表给的。
  可短短数年过去,张绣实力飞速攀升,如今已是右将军扬州刺史宣威侯,单以身份而论不在刘备之下。
  更不必说张绣可是麾下有将、手中有兵、家里有地,这比刘备这个到处寄人篱下的强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刘备唯一比张绣优越的地方可能就只剩下皇叔这个虚名了。
  如果是在当年,简雍肯定不会建议刘备去投张绣。
  但今时不同往日,投奔张绣在他看来反而是最合适的一个选择了。
  特别是刘备阵营这几次跟张绣打交道都是通过简雍进行的,这让简雍对张绣的印象颇好。
  刘备沉吟片刻,但最终却还是摇了摇头。
  他有自己的顾虑。
  张绣毕竟不姓刘。
  在这乱世他固然想要扶植汉室,可是在自己的力量不够强大的时候必须要借助他人的力量。
  可他内心却并不愿意让这个人成为张绣。
  潜意识告诉他,张绣对于汉室的忠诚可能要打上一个问号。
  可张绣偏偏又对他有恩。
  看着刘备犹豫不决的模样,简雍亦是皱起眉头。
  不过片刻过后他便开口:
  “主公明日见袁绍,只说要往荆州,说服刘表共破曹操,便可乘机而去。”
  他给了刘备另一个选择。
  荆州刘表。
  如果自己所料不错,这一次刘备应该不会拒绝了。
  果然,刘备闻言大喜:“此计大妙!但公能随我去否?”
  刘备自然舍不下简雍。
  如今他可谓是势单力薄,麾下武将就只有自己的两个结拜兄弟。
  谋士亦是只有简雍和孙乾。
  在这种情况下他是一个都不愿意放过。
  简雍闻言不禁笑了出来:“主公放心,某亦自有脱身之计。”
  见简雍信心满满,刘备总算是放下心来。
  第二天一早,他便找到了袁绍,开门见山地说道:
  “如今将军与曹操相持不下,素问刘景升镇守荆襄九郡,兵精粮足,何不与之相约,共攻曹操?”
  “吾又何尝不知?”
  袁绍闻言叹了口气:“只是吾尝遣使约之,奈彼未肯相从。”
  其实袁绍并不是不知道刘表去荆南平叛的事情。
  只是在他看来,荆南四郡不过是癣疥之疾,根本不值得刘表如此兴师动众。
  刘表之所以如此,其实还是不想出手帮忙。
  纯纯的主观臆断。
  刘备一听袁绍这话,立刻自告奋勇:
  “此人是备同宗,备往说之,必无推阻。”
  袁绍知道刘备的威望,想了想觉得如果刘备真能说动刘表,那么对付曹操的概率自然大了许多,于是便同意让刘备去说服刘表。
  不过他对刘备也不是完全放心,又说道:
  “如今吾与曹操相持不下,云长与翼德皆有万夫不当之勇,何不留此二人与吾,以雪颜良之恨!”
  刘备没想到袁绍居然真的把主意打到了自己的两个兄弟头上,暗暗庆幸自己之前也留了一手,连忙解释道:
  “将军有所不知,吾翼德虽勇,却不可单独为将。
  刘景升虽备同宗,然则其麾下骄兵悍将颇多,有翼德与吾同行,方可便宜行事。”
  袁绍一听似乎也有些道理,便说道:“那公可使人召云长,令其速来。”
  刘备知道这一次不能再推了,否则袁绍就要起疑心,于是痛快地答应下来:“吾即遣孙乾往召之可也。”
  袁绍闻言大喜,终于肯放刘备离开。
  刘备刚一离开,郭图便说道,“主公莫要太过相信刘备,昔日他在曹操麾下便是以此借口离去。
  吾观其见主公与曹操相持不下,如今已有离意,此去必不会返。”
  郭图跟田丰、沮授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也会进谏,但从来不会坚持进谏,惹得袁绍不高兴。
  他奉行明哲保身那一套,但水平比贾诩差得多,所以往往就演变成了在背后说人坏话的情形。
  如今也是一样,刚刚刘备在的时候他一言不发,等到刘备离开立刻便劝起了袁绍。
  袁绍闻言,不禁也犹豫起来。
  正在这时,简雍入内,一开口就让袁绍和郭图同时一愣:
  “将军,玄德此去,必不回矣。”
  袁绍和郭图对望一眼,随即精神一振,看向简雍,“然则计将安出?”
  简雍拱手一揖:“某愿与偕往:一则同说刘表,二则监住玄德。”
  袁绍闻言当即大笑起来。
  简雍跟郭图的看法一致,都是觉得刘备此去不会再回来。
  不同的是郭图只是说出了事实,简雍却直接给出了具体的行动方向。
  这正是他想要的。
  袁绍这个人优点不少,缺点也很多。
  但有一个很关键的缺点就是没有自知之明。
  他明知简雍一早就跟着刘备,却自信的认为简雍已经倒向了自己。
  原因就是这段时间刘备有好几次外出,像延津之战、汝南之战,跟着刘备的人都是孙乾。
  至于简雍则是自愿留在袁绍身边,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过。
  这就让袁绍产生了一种错觉,简雍早已经变成了自己人。
  如今简雍这番话更是坚定了袁绍这个想法。
  毕竟跟刘备相比,自己才是更值得追随的主公。
  于是他也没有怀疑,便命简雍与玄德同行,监视刘备,说服刘表。
  简雍在的时候郭图没有开口,简雍刚一走,他立刻劝谏:
  “刘备前去汝南,未见成事,今又使与简雍同往荆州,必不返矣。”
  然而袁绍却自信满满地说道:“汝勿多疑,简雍自有见识。”
  郭图:oo
  行吧,你是主公你说了算。
  他才不会像田丰、沮授那样坚持进谏。
  徒惹袁绍生气不说,还得不到什么好处。
  当然,郭图内心深处其实也没觉得这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刘备走就走了,没了他并没有什么关系。
  真正遗憾的其实是关羽和张飞这两员万人敌的猛将。
  不过还是那句话,就算是没了刘关张三兄弟,袁绍照样还是能打赢曹操。
  郭图是发自真心这么想的。
  就这样,刘备从汝南返回河北不久,又以一招金蝉脱壳之计带着孙乾、简雍、张飞等人离开。
  很快,一行人在汝南重新相聚。
  期间关羽还收得二员将领,一为周仓,一为裴元绍。
  周仓本来是黄巾军三巨头张宝的部将。
  张宝死后,周仓和同是黄巾军的裴元绍率部啸聚山林。
  两人原本想要投奔在一直盘踞在汝南,同属黄巾军的刘辟和龚都。
  谁知去年一场大战,龚都被许褚当场斩杀。
  这支在黄巾起义后就一直盘踞在汝南的黄巾军也自此烟消云散。
  刘辟带着残余的部队一路南奔,渡过汝水,又得赵云接应,这才狼狈不堪的进入新蔡。
  眼见龚都已死,赵云又对他有救命之恩,索性便投了张绣。
  周仓和裴元绍没能赶上趟,只好再一次蛰伏起来。
  这次刘备来到汝南,再度与曹仁交战,也让两人看到了机会。
  谁知还没等到他们投奔刘备,刘备就跑了。
  两人当即傻眼。
  好在关羽被刘备留了下来。
  这一次两人生怕再次错过机会,抓紧时间投奔了关羽。
  这样一来,刘关张三兄弟,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再加上周仓和裴元绍的部将,终于凑足了近五千人。
  在几度颠簸流离,与家人数次失散以后,刘备总算是凑齐了一支颇居规模的势力。
  眼见曹操和袁绍胜负未分,他也没有立刻去投刘表。
  一方面继续保持着跟弋阳鲁肃的联系,一方面开始扎根汝南,徐图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