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实在是太丑陋了


小说: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作者:烈日吹冰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ku.com/book/179186/ 为您提供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刘勋和刘偕听到这番话,均是皱起眉头。
  话虽然不中听,但又颇有道理。
  片刻后,刘勋咳嗽一声,“如子扬所言,计将安出?”
  “厚赏城中将士,以安军心。”
  “此言大善。”
  等那年轻人离开,刘偕立刻问道,“城中钱粮本就不足,又如何再能厚赏将士?兄长答应的轻率了。”
  “我说说而已,又岂会真这般做?”
  刘偕闻言顿时安下心来,忍不住又问道:“既是如此,兄长方才何不明言?”
  刘勋叹了口气,“吾弟可知,这刘子扬是如何来我这里的?”
  他说着不等刘偕回答就主动说出了此人的来历。
  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人。
  黄巾之乱后,扬州本地豪强郑宝等人拥兵自重,占据巢湖,一时名噪扬州。
  后来郑宝想要把百姓从江北驱赶到江南,看中了刘晔世家大族的名士身份,就想强逼刘晔响应倡导自己的计谋。
  谁知刘晔胆识过人,主动邀请郑宝及其部众宴饮。
  席间趁机亲手斩杀郑宝,其后又向众人陈说祸福利弊,入营安抚群众,令众人归服。
  只是刘晔眼见汉室衰微,他自己亦是皇室宗族,不想拥兵,所以将那些部曲都委托给了刘勋。
  所以说刘晔有大功劳,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
  刘偕恍然大悟:“原来如北。”
  正商议间,忽听人来报说寿春援军已到巢湖,还有一日便能到庐江。
  刘氏兄弟闻言大喜。
  刘勋更是重重一拍桌子,“今次定要给那张绣和魏延一个教训,对了,可知是何人领兵?”
  “寿春的援军已经到了巢湖?知道是谁领兵吗?”
  张绣得到消息比刘勋还要早,闻言也是一怔。
  对方来的比想象中的还要更快一些。
  这段时间对庐江城围而不攻,不但刘勋不解,就连张绣麾下的一众将士也是心中存疑。
  只有极少数人在第一天的攻城战后知道了张绣的打算。
  其他人虽然心有疑虑,但依旧一丝不苟地执行着军令。
  说白了,张绣现在就是大棋党。
  如果不计伤亡,只要庐江城,他有信心赶在寿春援军之前拿下。
  可这就违背了他的初衷。
  他还要继续留在扬州跟袁术、孙策等人拉扯,不能图这一时之快。
  所以在看到试探性攻城的结果以后,他就有了新的策略。
  这个新策略跟寿春的援军的实力息息相关。
  所以这支部队的将领是谁就很重要了。
  只是当听到桥蕤(ruí)这个名字的时候,张绣愣了愣。
  这……完全没听过啊!
  转头看向众人,魏延和甘宁都摇了摇头,只有祢衡思索一番,说出了此人的来历。
  他之前在许昌虽然没有为曹操办事,但依旧从孔融和杨修那里得知不少消息。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后,袁术率领余部前往九江郡,割据淮南。
  他先杀死了扬州刺史陈温,又把继任者刘繇从寿春赶到了江东的曲阿。
  袁术自领扬州牧,兼称徐州伯,封部将张勋、桥蕤为大将军。
  后来曹操攻袁术被击退,袁术就跟桥蕤一起围攻蕲阳。
  因为蕲阳守军支持曹操坚守不降,袁术就劫持名士何夔(kuí),想要说服蕲阳投降,但何夔却没有听从。
  最终桥蕤还是攻陷了蕲阳,之后就回到了袁术身旁。
  说完这些,祢衡犹豫片刻又说道,“吾尝听闻桥公亦是桥蕤族叔,只是不知真假。”
  桥蕤倒也罢了,但桥公是谁张绣却知道。
  太中大夫桥玄,曾经在桓帝末年出任度辽将军,击败鲜卑、南匈奴、高句丽侵扰。
  之后又历任司空、司徒、太尉,在三公的位置上挨个转了一圈,故世人皆称之为桥公。
  只是他已经去世十多年了,时年七十五岁。
  是妥妥的当世名臣。
  桥玄的侄子,跟吕布、曹操都交过手,助袁术攻下了蕲阳。
  通过祢衡的描述,一个鲜活的形象迅速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让魏延和甘宁继续围城,我要亲自会一会这個桥蕤!”
  ……
  ……
  “此距庐江城还有多远,城中可派人接应?敌军数量多少,带兵将领姓甚名谁?”
  前往庐江的官道,桥蕤在仔细向斥候询问以后,皱眉不语。
  见桥蕤这副模样,担任副将的雷薄忍不住问道:“将军,怎么了?”
  桥蕤长长叹了一口气:“这张绣,不可小觑啊!”
  “将军何出此言?”
  雷薄不解地问道。
  “张绣此人虽有‘北地枪王’之称,但其名不彰。
  去年其叔父张济自关中引兵攻南阳,为流矢所中而死。
  后张绣统其众,用贾诩为谋士,结连刘表,屯兵宛城,似有攻曹之意。
  曹操大怒,起兵十五万亲讨张绣。
  我本以为张绣见操兵势大,望之必举众投降……”
  “哦?”
  雷薄听到这里不禁来了兴趣,“难道张绣没有投降?”
  南阳固然是天下第一大郡,但张绣兵力也不过四五万而已。
  曹操可是起兵十五万,雷薄心想换成自己遇到这种情况,肯定是拱手而降,不战自退。
  “岂止没有投降?”
  桥蕤表情复杂地说道,“他在阵前生擒操军大将夏侯惇、乐进,又令麾下将领奇袭操军后路,断其粮道。
  最终大败曹操,又生俘其将典韦,斩杀其侄曹安民,操乃走脱。”
  “五万赢十五万,生擒其将?”
  雷薄只觉得不可思议,“可是传言有所夸大?”
  桥蕤摇头道,“还有更夸大的,听说张绣在南阳城下单骑喝退曹军十万大军,一将被生生吓死。”
  这已经不是夸张,纯粹就是笑话了。
  桥蕤和雷薄当然不会相信。
  两人都认为这是曹操为了掩饰自己被打败,故意夸大敌军的行为。
  只是你们编也要编个像一点嘛。
  一嗓子吓退十万大军,还当场吓死个人?
  亏你们想的出来!
  实在是太丑陋了!
  不过张绣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是事实。
  如今攻庐江的是他,那真是不能大意了。
  雷薄正思量间,就听桥蕤突然开口问道:“吾听闻汝弟雷叙在张绣麾下做事,此事汝可知道?”
  桥蕤说完这句话就目不转睛盯着雷薄,等他答复。
  雷薄被吓了一跳,连忙说道,“将军明鉴!雷叙虽是族弟,但早年离家,吾亦未尝见之!”
  他说的是实话。
  雷叙在张绣手下做事他知道,两人一直没有联系也是事实。
  但袁术生性多疑,所以在被安排跟着桥蕤去支援庐江的时候他并没有说出这件事情。
  没想到桥蕤竟然早就知道了。
  桥蕤当然知道雷薄不可能跟雷叙勾连,不过该敲打的还是要敲打。
  如今见雷薄着急澄清,目的达到后安抚两句,这事就算是过去了。
  随着大军一路南行,先前被桥蕤派出去的斥候和暗哨也把源源不绝的消息报了过来。
  听到张绣大军对庐江城围而不攻,庐江城内的刘勋没有办法跟外界联络的时候,桥蕤再一次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