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水上甘宁,陆地魏延


小说: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作者:烈日吹冰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ku.com/book/179186/ 为您提供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水上甘宁,陆地魏延。
  和“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相比,这句话就不太为人所知了。
  但这句话既然能流传,自有它的道理。
  先说前半句。
  在正式投了张绣之后,甘宁就果断向张绣坦白了自己的过往。
  但实际上“锦帆贼”的名气比他自己承认的还要大。
  要知道他当初可是用虎皮包裹船身,身系铃铛,招摇过市。
  如此显摆却让当地官府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可见其水战能力。
  如果不是后来自己觉得名声不好听金盆洗手,搞不好现在都没人能奈何的了他。
  至于后半句,虽然略显夸张,但也是差强人意,绝不是言过其实。
  魏延以部曲随刘备入蜀,在被刘备出人意料的安排成汉中太守之后,就曾对刘备说过“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这话听上去像是在吹牛,但是他真的做到了。
  魏延任汉中太守期间,曹魏始终无可乘之机。
  他充分利用了汉中崇山峻岭的地貌特征进行布防,在各个小据点之间相互支援,寸土必争,拖到敌人支撑不住只能撤退。
  后来继任的吴懿、王平等人沿用了魏延的防守策略,也非常奏效。
  说汉中几十年安然无恙最大的功臣是魏延也不为过。
  后来姜维判断曹魏进攻的重点将会在陇西一带,改变了魏延的防守布局,放弃了外沿小据点,实行“敛兵聚谷”的策略。
  具体来说就是收缩防线重兵,部署在汉城和乐城两个汉中的咽喉要地。
  后来钟会伐蜀,在剑阁为蜀军所阻。
  邓艾兵行险者,偷渡阴平,直接拿下成都。
  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虽然蜀亡的根本原因是两国国力差距和后期蜀汉朝政的堕落,可说是大势所趋。
  但就这场战役和汉中失守来看,姜维无疑脱不了干系。
  敛兵聚谷,坚壁清野的战略不能算错,可一旦被对手抓住兵力空虚的机会,就酿成了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结局。
  蜀汉,输不起。
  所以,魏延很强。
  书归正传。
  正因如此,虽然当下情况恶劣,但张绣却不是特别慌张。
  毕竟水上甘宁和陆地魏延这两张SR卡已经被他集齐了。
  再者己方现在依然占据着兵力上的优势,并非没有反败为胜的希望。
  在他看来,至少现在的局面远比几个月前曹贼大军压境时要好。
  作为三军统帅,张绣镇定自若的模样自然也迅速影响到了其他人。
  在一开始的慌张错乱之后,水陆两军在甘宁和魏延的指挥下,竟是真的渐渐将局势稳了下来。
  甘宁自不必说,单以水战论,他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保三争一的存在。
  此刻他硬生生领着一众并不熟悉水战的南阳兵把劣势局打成了僵持战。
  之前在江夏,甘宁虽然也曾跟张绣出战,但表现并不出众。
  此刻这场水战却让甘宁有回到主场的感觉,称一句如鱼得水可说是恰如其分。
  南阳兵的水战能力虽然不及他曾经带领的那些精神小伙,但在张绣的训练下早已令行禁止,如今竟也让甘宁颇有如臂使指的感觉。
  简直是意外之喜。
  眼见甘宁指挥数支战船分进合围,居然愣是抗住了他们这群从扬州来的水军,孙策只觉得不可思议,朝左右问道:
  “此人是谁?张绣手下竟有如此猛将!”
  其他人自是不知。
  孙策见状顿时爱才心起,走到船头高喝:“来将何人,报上名来!”
  这已经是这段时间甘宁第二次被人问起姓名了。
  回想跟着刘表和黄祖的时候哪有这样的威风?
  谁不喜欢人前显圣呢?
  果然还是跟着主公有前途!
  “吾乃南阳甘兴霸,前几日才跟你家程普打过照面!”
  自打跟了张绣之后,甘宁就不再说自己是蜀中人。
  “原来你就是甘宁!”
  孙策闻言一怔,随即大笑道,“不曾想你水上功夫也是这般厉害,汝可愿跟随我!”
  听到两人对话,张绣心想孙策果然是跟程普照过面了。
  不过听到后半句就是一阵无语。
  这货是什么毛病,每次都当着别人的面挖墙脚,当我不存在的吗?
  张绣正要反唇相讥,只听孙策又高声叫道:“甘宁,可敢与我一战!”
  嗯?
  这是要发起武将战?
  好事啊!
  张绣心中一喜,这个时候单挑,不就是给时间让他们渡江吗?
  甘宁自然也是这么想的,生怕孙策反悔,立马应声:“有何不敢!”
  见甘宁应战,孙策不顾身旁韩当劝阻,让战船径直驶去。
  等到两船相距不过尺许一跃而起,直接跳到甘宁船头。
  “甘宁,来战!”
  眼见孙策艺高人胆大,甘宁也是暗暗钦佩。
  心想若不是已经投了主公,便是跟随此人倒也不差。
  不过他很快压下这份心思,吩咐左右让开,持刀与孙策战成一团。
  水上作战自然不比陆地,船只随着水波不断摇晃,但凡下盘功夫不够扎实,就是妥妥的送头废。
  然而此刻的孙策和甘宁却都是动若脱兔,翻转挪移如履平地,丝毫不受摇晃的战船影响。
  跟在孙策身后的韩当却是暗暗摇头,此时不乘着优势一波推平,搞什么武将战?
  要是三下五除二斩了对手也行,可看甘宁的模样分明不是個好惹的,只怕短时间分不出高下。
  只是孙策既已下定决心,他也不好相劝。
  再看江对岸,只见魏延上岸直接迎上程普,两人交手三十余合,也是不分胜负。
  同时张先留在蕲春的兵马得到消息也赶了过来。
  局势总算是一点一点被扳了回来。
  在孙策和甘宁单挑的时候,张绣也没闲着。
  他跟张先带领全军加快速度过江,手持虎头湛金枪把想要偷袭渡江大军的数名士卒挑落江中,一时士气大振。
  在张绣、张先的全力掩护下,主力部队终是渡江成功。
  过江的士卒在第一时间听从魏延指挥,跟江对岸的程普军厮杀起来。
  与此同时,甘宁和孙策的战斗也到了尾声。
  “锦帆贼”和“小霸王”相比,终究还是略逊一筹——哪怕后者现在还没有拿到这个称号。
  “兴霸退下,让我来会一会他!”
  张绣开口,甘宁趁机让到一旁。
  “孙伯符,一个人敢上我们的船,你胆子倒是不小。”
  张绣来到船上第一时间并没有动手,而是摆出了谈判的架势。
  还是那句话,他的敌人从一开始就不是孙策,没必要和他硬刚。
  孙策见状也收起兵刃,上下打量着张绣,长笑一声说道:
  “我若怕你,非孙伯符也!
  便是你两个一齐来并我一个,我不惧你!”
  一如当初在江夏与张绣和魏延对峙。
  这份豪气看得张绣暗暗点头。
  倘若孙策不死,东吴由他做主,恐怕就不会有关二哥水淹七军之后的背刺了。
  想到这里,他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
  “孙伯符,你来江夏是为父报仇,不继续去找黄祖的麻烦,跑来堵我干什么?”
  孙策听到张绣这么说,面露古怪之色:
  “不是你邀我来此一战?”
  “哈?”
  听到孙策这么说,张绣也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