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休养生息


小说: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作者:烈日吹冰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ku.com/book/179186/ 为您提供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张绣虽然是理工男,但作为穿越者的他却很清楚,要想搞好发展,核心其实只有两条:
  钱和人。
  所以张绣首先采纳了贾诩的提议,学习曹贼在宛城招募军民实行“屯田制”。
  具体来说,就是募集流民,把无主和荒废的土地分给他们。
  同时向他们提供耕牛、农具,鼓励他们从事集体生产,最后向他们征收租税。
  屯田的农民没有兵役、劳役负担,能够在张绣的庇护下专心从事农业生产。
  另一方面,张绣也能够通过租税获得稳定的收入和粮食。
  事实上,哪怕曹操在许都的屯田制也才刚刚开始实行,效果并没有体现出来。
  但张绣听到贾诩的建议后却立马同意了。
  这项政策他一听就觉得耳熟,仔细一想就记起这在历史课本上提过的,可以说是一项非常适合宛城的政策。
  当然他也没有生搬硬套,而是因地制宜,根据宛城特色分别实行“民屯”和“军屯”。
  民屯不必多说。
  至于军屯的主力正是那些荆州降兵。
  让他们打仗未必肯干,哪怕全部打散放入军中也有安全隐患。
  但是种田嘛……
  这年头除了世家子弟,谁还不会这项技能?
  而且还能大大增强他们对宛城的归属感,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除此之外,张绣还下令在城内张贴告示,并派人向整个南阳郡宣传,他要广纳贤才。
  这个年代选拔官吏,被选用人既要有仁义孝悌等方面的道德品质,也要有高贵的家世出身。
  这种方式被张绣果断摒弃。
  他直接把穿越前自己单位的规章制度拿出来,稍微改了改就甩给了贾诩。
  贾诩看到以后当场就愣住了。
  张绣给的制度核心其实就两条:
  宛城官吏的选拔任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优先。
  还要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开展定期不定期的考核。
  不问出身高低,只要有真才实学,又没有品德方面的恶行,就可以来宛城做官。
  由张绣定下基础,经贾诩润色丰富的“求贤令”一经宣布,就引起了本地世家豪族的激烈反对。
  这种做法打破了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他们自然不愿意接受。
  但最终还是被张绣以强硬的手段镇压下去。
  也就是张绣与宛城居民齐心守城十余日,携大胜之势,又当众斩了刘表的外甥,个人威望大涨。
  要是在宛城之战前推行这项政策,他这个外来户想都别想。
  哪怕如此,还是有不少当地豪门拖家带口离开了宛城。
  甚至一部分人干脆辞官不干,撂挑子了。
  张绣也不惯着他们,但凡是辞官的,今后一律不再任用。
  不但如此,张绣还推波助澜,放任贾诩对宛城官场进行排查,清理和替换那些心向荆州的基层官员。
  他之前被刺杀和蔡瑁逃跑的事情,这些人“功不可没”。
  至于那些因为主动辞职的空缺,正好安排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寒门士子顶上。
  这些人原本就因为出身问题无法出头,如今有了机会,個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拼命,一个人的工作量顶得上以前三个。
  再加上他们确实有真本事,愣是维持住了宛城行政的正常运转。
  自此,张绣恩威并施,采取诸如降低赋税、恢复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社会秩序等一系列措施,是为休养生息。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现在唯一缺乏的,就是时间。
  无论是屯田制,新选拔任用的人才,还是一系列新政策的实施成效,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到成效。
  可是宛城后勤供给却是迫在眉睫了。
  “荆州方面还没有消息吗?”
  “暂时还没有。”
  “得想办法让他们送点粮过来,一定要撑到咱们自己的粮食丰收。”
  “哪怕是宛城粮食丰收,将军也需继续向荆州催粮”,贾诩目光炯炯看向张绣,主动开口提醒,“此事能瞒多久便瞒多久。”
  自从张绣答应他实行屯田制,给出选拔任用人才标准,又主动提出“休养生息”四个字的时候,他就觉得张绣不一般。
  武将出身,却重视生产教育,跟之前他投靠的董卓、李傕、郭汜等人截然不同。
  贾诩已是知天命之年,原本是想着找个能让他安度后半生的主公,能对他言听计从那是更好。
  因此就半强迫半自愿的成为了张绣的打工人。
  这个结果有好有坏。
  好处张绣对他非常信任,如今宛城内政几乎就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坏处就是他从来没有这么累过,这小日子实在是太充实了。
  面对后勤供给不足的困境,两人也想了一个很有灵性的点子。
  让胡车儿假装曹军二度南征进军南阳。
  顺便告诉刘表如果不送粮他就降了曹操。
  虽然张绣不可能向曹操投降,但是刘表不知道啊!
  当然了,如果刘表这都不愿意送粮,那就只好让“曹贼”去荆州抢粮了。
  除了这些之外,张绣也没忘记自己那位小师弟。
  根据记忆,他和赵云的关系还挺不错。
  当年大师兄张任早早出师下山,所以跟着童渊一起学艺的就是他们两人。
  都说人生有四大铁,一起同过窗就是其中之一。
  张绣跟赵云那段时间同吃同住,基本上跟亲兄弟没什么两样了。
  正因为如此,他非常清楚赵云的为人。
  一旦让他像原本历史上那样跟了刘备,哪怕他跟自己亲如兄弟,上了战场绝对各为其主。
  相反,如果能提前拉他入伙,哪怕刘备嘴炮再提升一个等级也无济于事。
  所以一定要在刘备之前找到赵云。
  只是现在想找到赵云并不容易。
  赵云下山之后受常山王国推举,率领本地义从加入公孙瓒,随其四处征讨。
  讨伐董卓的事情偃旗息鼓以后,赵云就因为兄长去世向公孙瓒辞行回乡。
  所以想找他就得去冀州西部的常山王国。
  如今整个河北几乎都被袁绍占领,包括并州、冀州、青州的广大区域都是他的实力范围。
  黄河以南的兖州、豫州、司州东部是曹贼的地盘。
  两人之间还有董卓之前任命的河内太守张杨。
  从南阳出发去找赵云,就得经过曹操、张杨、袁绍三个人的地盘。
  袁绍如今正在跟幽州的公孙瓒干仗,注意力都在北方,算是问题不大。
  张杨也好说,去年汉献帝逃离洛阳的时候他提供过粮草支援,跟张绣的叔父张济也有交情。
  说不定到时候还能得到他的支援——至少不会是敌人。
  唯独曹操刚刚吃了败仗,一旦被发现张绣的人,后果就不用说了。
  所以张绣特意嘱咐贾诩要找个机灵点的人去找人。
  原本依楚白小心谨慎的性子,他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可惜他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