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黑色塑料袋


小说:参加前女友婚礼,现场逮捕新郎官   作者:刹车很及时   类别:都市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ku.com/book/178016/ 为您提供参加前女友婚礼,现场逮捕新郎官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尸体的腐败,是从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瞬间就开始了。
  而在法医眼里,腐败的尸体又可以划分为更加详细的几个阶段。
  “尸体处于活动性腐烂时期,并有向后期腐烂发展的趋势。”
  解剖台上尸体已经被摆成了大字型,王长江正在检查尸体的腐烂情况,沈妍在一旁做记录。
  外面的大雨没有一点要停下的意思,反而越下越大。
  在众人努力下尸体也已经从白兰河岸边,摆在了刑侦支队的尸体解剖台上。
  正如老白和杨森说的,脱离了大雨的冲刷,腐烂尸体的味道确实非常具有攻击性。
  陆川和刘国栋还在白兰河岸边进行最后的勘察,这边王长江和沈妍在做初步的尸表检查。
  最先判断是尸体腐烂程度。
  如果陆川在解剖室,能够得出和王长江一样的结论。
  尸体腐烂从最初的新鲜腐尸开始,随着时间推移,外部环境变化,尸体内部环境也在不停的变化。
  新鲜尸体是尸体腐烂的第一个阶段。
  这里所说的新鲜和我们平时所说的新鲜的蔬菜,新鲜的空气,新鲜的猪肉等概念是不一样的。
  这种新鲜是类似于冒着热气的牛粪,那种另类的新鲜。
  一般来说,现勘也好,法医也好,最希望碰到的就是这类的尸体。
  新鲜的尸体,一般不会有什么怪异的味道。
  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其他物种,能够在尸体内繁衍到被肉眼所见的情况。
  这个时间段的尸体,因为尸僵的存在,较为容易判断出死亡时间。
  第一阶段尸体的保存时间,具体有多长时间并没有固定的判断标准。
  这是由尸体所处的外部环境决定的。
  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野外,新鲜尸体的保存时间不会超过48小时。
  但是在温度极低的地方,比如极地,尸体死亡时候的样子有可能会永久保存下去。
  在温度较高,气候极为干燥少雨的沙漠、戈壁地带,尸体可能会逐渐风干,形成干尸。
  这跟尸体的状况无关,主要是外部环境影响。
  目标尸体现在所处的阶段是尸体腐败的第三個阶段。
  越过了新鲜尸体、膨胀尸体两个重要阶段。
  直接出现了活动性腐烂的情况,并且已经进入到了活动性腐烂尸体的晚期。
  所谓的活动性腐烂,并不是指尸体重新具有了活性或者是能够运动。
  而是指尸体内寄生的尸蝇等已经能够自由行动,突破皮肤的束缚,能够被人肉眼观察到。
  “尸体腐烂严重,裸露的手臂、脸部没有尸斑残留。”
  王长江继续检查,沈妍仔细的做好尸检记录。
  王长江暂时没有对尸体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查,只是通过肉眼观察,对尸体的大概情况进行一个判断。
  刘国栋那边已经打过招呼,要等他们那边从白兰河回来,一起对尸体表面进行检查。
  “小沈,你来测量一下身高、臂长等基本数据。”
  “好的。”
  王长江带着沈妍自在做基础尸体表面检查的时候,刘国栋和陆川还在白兰河外边淋雨。
  大雨越下越大,二人全身早就被淋透。
  “师父,我这边没有什么发现。”
  陆川四个人,从发现尸体的中心点开始,辐射着向四周的三个方面进行勘察。
  河面的方向是奔涌的白兰河,白茫茫一片,不可能有什么东西。
  陆川负责的西边的方向,这会已经走出去一百多米。
  这么远的距离,在大雨中只能用对讲机进行联系。
  哗哗哗。
  微弱的电流噪音过后,对讲机里传来刘国栋的声音:“东边也没有发现。”
  “老白、杨森,你们那边呢?”
  现场,陆川负责尸体西边方向的搜索活动,刘国栋负责尸体东边的方向搜索,杨森和老白负责尸体的南边方向,呈扇面进行搜索。
  两人合作,因为他们的搜索面积,要比陆川和刘国栋的搜索面积大。
  “没有发现。”
  是老白的声音。
  “下这么大雨,什么东西都冲没了。”
  杨森鞋子里都灌满了水,湿哒哒的踢了一脚地面上的的一个黑塑料袋。
  砰!
  塑料袋被卷起,摔到了远处。
  嗯?
  这里边有东西?
  杨森小跑过去,看了看现在距离河边的距离,有大概五十几米远了。
  “怎么了?老杨?有什么发现吗?”
  老白距离杨森三十几米,看到杨森脚下卷起的黑色塑料袋,隔着雨幕大声喊道。
  “好像有点东西,我看看!”
  杨森隔着大雨喊了一嗓子,蹲下身检查刚刚给自己踢飞的黑色塑料袋。
  虽然下着大雨,虽然全身都已经湿透,但是干了十几年现勘的杨森,依然有着较为谨慎的行为习惯。
  这也算是血与火的教训了。
  三年前,外省一个刑侦支队新来的小伙子,也是搞现勘的。
  在杀人命案现场,没有戴手套,随意接触了一个黑色塑料袋。
  小伙子还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黑色的塑料袋,不会跟案发现场有什么大的关联。
  就是看着挡住自己路,随意捡起来想扔掉。
  结果,捡起来的时候里边掉出来一柄尖刀。
  对方兴奋之下,竟然把尖刀捡了起来,大喊自己找到了关键线索。
  线索确实挺关键的,黑色塑料袋里的尖刀正是杀人凶器。
  但是,小伙子同样犯了致命的失误。
  由于他当时没戴手套,尖刀刀柄上自然留下了他的指纹。
  更巧合的是,凶器上除了他的指纹,没有任何其他人的指纹。
  怎么解释?
  小伙子情急之下没有按照现勘规程佩戴手套,无意间在凶器上留下了指纹?
  还是说,他跟案子有什么关系,故意用这种方式抹除自己处理凶器不谨慎的疏漏?
  在或者说,他有没有可能认识凶手,存在破坏证据的可能?
  他工作的现勘办公室乃至于他工作的刑警支队的人相信他,可是法官会不会相信他?
  类似的案例,部委是做过专门通报的。
  五年前,还有一个案例。
  如果说三年前的案例,还只是涉及到案件侦破的话,五年前的案例,就是活生生的一条命。
  五年前,也是一名外省的现勘刑警,在案发现场同样发现一个塑料袋。
  看着鼓鼓囊囊的,随意用手抓了一下,结果被里面的尖锐物品刺穿手套,出血后造成了严重的暴露。
  后来才知道,黑色塑料袋里边是死者静脉注射使用的废弃针头。
  而对方的死因也是因为大量滥用药物,而且他还是高度传染病病毒携带者。
  不巧的是,现勘刑警就因为那一次暴露,最终被感染了病毒。
  一辈子都算是毁了。
  所以,刚刚杨森在第一次发现黑色塑料袋后,是用脚尖踢了一下,而不是用手去接触。
  杨森穿的鞋子是刑警配发的防爆鞋,质量很好,一般的穿刺是无法穿透鞋子的。
  小心翼翼的折断一根树枝,杨森把黑色塑料袋捅破。
  啪叽。
  塑料袋里的物体掉落在积水里。
  杨森定睛一看,瞳孔放大!
  “老白!快来!”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