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见势不妙就反正


小说:综武:青城余人彦   作者:作贼心不虚   类别:武侠幻想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ku.com/book/157356/ 为您提供综武:青城余人彦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余人彦又问了几个问题。
  那李福回答的虽然不知真假,但起码对答如流,神色自若,不像是在撒谎。
  由屯从堂外小跑着进来禀报,“大帅,兵马正在集结,斥候也已经派出去了。”
  余人彦站起身,“不等了,备马拿剑,出发。”
  看着人不像是假的,李处温也确实有投降的动机,所以余人彦决定信他。
  由屯应了声,“是。”
  余人彦如今称帝在望,不喜欢身边的亲兵喊喳、嗻之类的。
  上行下效,余人彦不喜欢,下面的人自然也就改了口。
  带着亲兵营奔马出了南城门。
  郭侃等将领已经将兵马集合完毕。
  骑兵在前,步军压后,过万支火把,照的城门外几如白昼。
  永寿城小,容不下数万兵马,故而大部分兵马都是在城外扎营。
  倒是方便紧急时集结兵马。
  司马卫所部虽然不在召集之列,可同在城外营中驻扎,听到动静的司马卫还是过来看看。
  余人彦本来还想派人去嘱咐司马卫严加看管契丹降军。
  可一看司马卫就在这里,于是直接将他喊来,耳提面命一番。
  叮嘱完司马卫,余人彦马鞭一挥,带着大军出发。
  为了追上耶律齐,拖住他的兵马,余人彦带着五千余骑兵快马先行。
  郭侃则带着步军在后面跟进。
  耶律洪基为了迎战西夏军,把辽国中央的大部分家底都带了熙州。
  其中就包括数量众多,并且质量上乘的战马。
  然后这些军资,就在狄道城被余人彦一锅包圆,成了他的武装力量。
  当初骑着这些战马的辽军骑兵部队在分散的情况下,于狄道城里仓皇迎战,没有起到什么大作用。
  可如今在这关中平原上,这些战马,却是能要耶律齐小命的战略级武力。
  骑兵一路快马加鞭,没多久就到了耶律齐所部归圣军的营寨。
  营寨外,遇到了正要回返禀报的斥候。
  斥候们禀报,说他们到耶律齐营寨的时候,营寨里就是漆黑一片,一点声响都没有,更没有巡逻把守的当值士兵。
  他们进去探查,发现这是一座彻头彻尾的空营,里面一个人也没有。
  倒是军械粮草有不少遗落,看样子走的很急,而且没走多久。
  余人彦这下彻底信了李福的话,下令不惜马力,全速向长安的方向追击。
  只要是行军,就一定会留下痕迹,再小心也没用。
  更何况余人彦这边还有随军常驻附近的内奸李福指路。
  顺着痕迹,余人彦率领的骑兵没多久就追上了耶律齐麾下那九成都是步卒的归圣军。
  因为耶律洪基当初搜刮了京兆的大部分战马带去熙州迎战西夏军,所以留在后方的辽军兵马普遍战马不足。
  不少骑兵被迫转职成步兵。
  这些战马不足的后方军队中,自然也包括耶律齐的归圣军。
  现在是晚上,双方都打着火把,远处看都是一条火龙,显眼的很。
  既然不存在隐匿行踪的可能,也没有偷袭的条件,那就只能真刀真枪的拼了。
  好在余人彦带来的人多,后面又有正在赶来的步军,拼消耗,胜利就只是时间问题。
  余人彦长剑一挥,纵马前奔,大喊道:“冲上去,拖住他们。”
  骑兵想要冲击步兵军阵,死亡率是很高的。
  余人彦麾下这群成军没多久的乌合之众还做不到这一点。
  不过好在余人彦只是想拖住耶律齐的归圣军,让后面的步军有时间赶上来,这就简单多了。
  骑兵纵马上前,却并不过多靠近,只是以弓箭在远处袭扰。
  当然了,肯定不是骑射,余人彦的兵马里没几个有那本事的。
  所有骑兵都是勒停战马,然后再放箭。
  耶律齐的队伍打着火把,在黑夜中就是最显眼的靶子。
  朝着火把的位置射箭,一射一个准。
  射歪了也没事,反正辽军的兵聚在一起行军,离得近。
  射不中这个,周围不是还有其他人嘛。
  箭矢大概率会随机选中一个幸运儿,然后带他去一个美好的地方。
  即使有雀蒙眼的士卒,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凭借隐约看到的火光射向大致的方向,对辽军造成有效杀伤。
  耶律齐之前看到后面那条快速行进的火龙,就知道大事不好。
  敌军骑兵以弓箭袭扰,射杀己方士卒,可见敌军只是为了拖住己方,为后面的大队步卒争取时间。
  耶律燕骑在马上,看着周围来往奔驰的数千敌军骑兵,恨的银牙直咬。
  “哥,这些宋人贼军肯定不是碰巧出现的,军中绝对有奸细。”
  耶律齐没回答。
  他也知道肯定是有奸细通风报信,可现在大敌当前,不是琢磨敌军为何会出现的时候。
  看着不断被射杀的士卒,耶律齐脸色苍白。
  他现在面临两个选择。
  一是停下来合车阵立盾,以抵挡箭矢。
  然后大概率会被敌军主力追上,将他的兵马合围剿灭。
  一是不管袭扰,有盾举盾,无盾赌命,硬顶着箭矢的袭击,抓紧时间赶路。
  不过这样做,士卒大概率会在半路上就承受不住伤亡和心里压力,分头逃亡,剩他一个光杆将军。
  两条路,那条路都行不通。
  都是死路。
  事实也确实如此。
  在平原上,遇到人数不逊于己方的敌军骑兵,而且后面还有大队敌军步军追赶,本就是实打实的绝境。
  这种险境,可不是看过几本兵书就能想出破解之道,反败为胜的。
  耶律齐虽然已经为将带兵好几年,可真正两军对垒的经验却没有几次。
  更不用说这次是他真正意义上第一次独当一面。
  耶律齐握着长剑,骑在马上,完全不知该如何应对。
  已经有士卒扛不住心理压力,擅自熄灭火把,以此让敌军的骑兵失去射击目标。
  许多士卒见这招好使,纷纷效仿,没多大功夫,火把组成的火龙就已经不成样子。
  全军熄灭火把赶路肯定是不行的。
  这么黑的天,没了引路照亮的火把,手下的兵马不用人家打,自己就得跑散了。
  眼看耶律齐败局已定,丙字营指挥使,参政大臣李处温的弟弟,汉军出身的军官李处能不再隐藏自己二五仔的身份。
  拔出佩刀,指挥自己的一营兵马,“丙字营的弟兄们,随我李处能反了,胡人要败了,不想死的就随我杀啊,杀契胡,迎王师,投诚义军不用死啊。”
  喊自己名字的时候,李处能喊得特别大声,还特意让身边的几个亲兵跟着一起喊李处能反了。
  不这么喊,论功行赏的时候,谁首义的是他啊。
  起义的事,其实李处能完全是见情势大好,临时起意。
  压根没和下面通过气。
  可是这当口,能看到个活命的希望,没人不想抓住。
  自家指挥敢这么喊,就必然是有门路。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跟呢。
  能活着谁想死啊?
  就大辽朝廷每个月给他们开的那三瓜两枣的军饷,丘八大爷们能给他耶律家撑到现在,已经是很有良心了。
  经过短暂的错愕之后,汉人出身的丙字营士卒的纷纷举起刀枪,杀向身边契丹出身同袍。
  李处能本来还想冲杀其他各营的兵马,没想到,其他几个营的指挥使一见他起义了,顿时茅塞顿开,也想到了这个活命的办法。
  完全不顾这是李处能的知识产权,几个汉人指挥使纷纷高呼杀契胡,迎王师。
  带着部下兵马,举着被火光照的雪亮的兵刃,朝耶律齐等契丹兵将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