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知府寇化


小说:明末之席卷天下   作者:金刀老炎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ku.com/book/143572/ 为您提供明末之席卷天下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恋上你看书网,明末之席卷天下
  8月14,登州府。
  丁毅已经来到登州,随行有宋哲,路超,杜如海等人。
  宋哲是当初从皮岛第一批投靠到旅顺的读书人,在旅顺呆了四年多,身为旅顺学院首任院长,为旅顺培养了很多读书人。
  而且他很认可丁毅的想法,丁毅不让旅顺的孩子死读书,除了大明朝常学的东西,在旅顺还有民事,农艺,生产等各种奇怪的课程,后续还有赵氏与几个匠头开设的工匠课程,每年学生还要参加一个月的军训。
  这些宋哲都是支持丁毅的。
  所以丁毅觉的宋哲还算比较开明。
  丁毅来登州后,先去登州知府衙门。
  登州之乱后,刘元任登莱巡抚,登州知府为寇化。
  寇化这人比较正直,丁毅曾送五千两银给他,寇化不收,丁毅的人硬放在他家里就走了。
  寇化也不说什么,估计当时是不敢说,但后来丁毅往登州引流灾,煮粥赈灾时,寇化花钱大量买粮,支持丁毅,把五千两全用了。
  这事之后,丁毅就很尊重这个人,必竟明末的时候,愿意这么干的文官可不多见。
  丁毅的手下杜如海,王卫忠,魏继业等人先后在登州大搞建,囤田建堡,寇化全都看在眼里。
  朝廷是让你囤田移民的,可没让你建堡啊,还有,你所有的堡建在各大路口,防贼似的防着内外的人,里面人出去要查,外面的人进来也要查,这是几个意思?
  因为这边不算是边镇,你要是在宣大等边镇这么干,在辽东关外这么建堡,寇化肯定觉的没问题,还要举双手赞成。
  你在登州建这么多堡干什么?
  寇化肯定是心里有想法的,而且他很快发现,丁毅引流来灾民后,又把大量的灾民又用船送走了。
  原来丁毅赈灾是假,抢人口才是真。
  这时寇化心里是很纠结的,从忠君爱国来看,他肯定是向着明朝,丁毅这么干,肯定不像是一个正常总兵能干的事。
  但他在大明干了这么多年文官,经历过后金入关,孔有德兵乱,流民造反,还有各种天灾人祸,他心里很明白,仅丁毅干煮粥赈灾这件事,就挽救了大明朝成千上万的百姓。
  所以从去年开始,寇化多次请奏朝廷,要求调往别处。
  但他运气不好,济南巡抚是朱大典,登莱巡抚又是刘元,都是丁毅的老兄弟,当然一口拒绝。
  然后朱大典就和丁毅说了,老兄弟,这寇化几个意思,一年要上书几次要调任?
  而且寇化的意思很明显,再不同意,要往京城上奏了。
  朱大典以为丁毅和寇化关系搞的不好。
  丁毅得到消息,更匆匆赶过来,想和寇化好好聊聊。
  但他到知府衙门后,衙役说寇化不在,正在西郊田里。
  自从上次丁毅让刘元慢慢替换吏员,现在登州城好多吏员都被逐步替换,像知府衙门,因为怕寇化反感,暂时还没换过。
  丁毅立马带人去西郊。
  走在登州城大街上,可以明显看到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街上人流很多,大概恢复到兵乱前七成人气。
  但现在登州城好多商铺都是丁毅的,有的租出去了,有的自己在用。
  路上不时能看到一队队的捕快和兵丁,捕快通常两三人一组,兵丁大概十人一组。
  这些人都是丁毅的人。
  很多人不认识丁毅,但看到杜如海都会打招呼。
  杜如海一边笑吟吟点头,一边向丁毅解释。
  严雄上次奉命组建了32营,驻守登州,但朝廷是没这个编制的,所以对外还是称登州营王卫忠部,别人也不知道王卫忠到底有多少兵马。
  王卫忠兵马平时不出现,都在营里训练,而严雄兵马,除了训练的两千五百人外,每天会有五百人在城里巡逻,三千人轮流,每六天轮一次。
  严雄兵马的中层和低层军官都是旅顺和皮岛调过来的,士兵们都是囤兵和少数流民组成。
  每月发饷,发报丁大人的名字,牢牢告诉他们,这是东江总兵大人丁毅发的饷。
  另外这些城中捕快和巡抚衙门的衙役等,一部份是原地居民百姓中重新征召,一部份是囤兵中征召,每月发银二两,粮米一石,因为实打实的发到手上不扣克,所以非常高。
  高自然有高的原因,这些捕快干的事比较多,相当于后世的警员和城管,连街上卫生都要管,自然薪水要高点。
  他们用这波新的捕快和衙役慢慢替换原来的,每月发饷时,也要告诉他们,这是东江总兵丁毅发的饷。
  丁毅听着,不由道:“会不会太高调,这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这里全是我丁毅养的人吗?”
  杜如海一愣,扰扰头,我做错了吗?
  路超在边上不动声色,喃喃道:“可我看兄弟们,好多都不认识丁大人啊。”
  杜如海脸色微变,赶紧道:“严雄上次也说过,该请丁大人有空时,参加几次发饷才行。”
  “那就下个月吧,下个月发饷,我过来一趟。”丁毅笑道。
  出城门往西郊时,丁毅发现门口盘查很严。
  登州这边丁毅很看重,当年就第一时间统计人口,后面每三个月统计一次增加的流民数,每户发牌,定牌号。
  相当于每家每户都有身份证,外地进来的,在城门口拿临时牌证,说好几天离开,牌证过时,抓到就以细作论,若真有事,可到城门口拿银续时间。
  因为这两年丁毅扩建登州港,加上他从日本朝鲜皮岛台湾等地带来大量的商品,登州是非常繁华的,所以进登州的外地商人挺多。
  此时大概是上午九点左右,这个时间正是进出城高峰,丁毅也不急着找寇化,带人站在城边上看着。
  城门口排着队伍,差不多有一百多人。
  登州本地人进城时,会拿出一块手掌大小的钢片,差不多有后世身份证那么薄,上面刻有户号,门牌号,家主姓名,长相特征。
  他们把钢牌一举,门口守卫看一眼后便放人。
  随行有老婆也好,有儿子也好,人人都有一块。
  光这么多钢牌,登州这边的匠作局就忙了很久,现在还在打,随着人口增加,都要配发。
  因为用钢片打造,还刻印,你想临时仿造,几乎不可能。
  开始很多百姓不习惯,进出城门还要事这钢牌,还经常弄丢。